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祝英台近(北固亭) 岳珂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祝英台近

岳珂

北固亭

淡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

岳珂这首《祝英台近》感慨忠愤,《词品》说它“与辛幼安‘千古江山’一词相伯仲”。词人夜登北固山,正值层雾渐次敛尽的时候,天边淡烟一抹,论理这该是一番令人神清气爽的景象,可是作者首先想到的,却是这里乃英雄豪杰争雄之地。此时适有渔人鸣榔(用木条敲船,使鱼惊而入网),这是多少文人吟咏过的悠闲、超脱的声音,然而岳珂在听到鸣榔的同时,却更深切地感到了急风掀起的怒涛。吴乔《围炉诗话》说:“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孤忠之士,登临所见并非有异于人,胸怀不同故耳。“关河”以下三句先说国家蒙耻,再说个人困顿,正是万般不得意的境况。这种描写,使“不堪临鉴”的含义变得极为深广。“漫登览”过片,有已经登览和不堪登览的双重含义,正好承上转下。“极目万里沙场”承“关河无限清愁”,说极目所见,已成战场。“事业频看剑”自杜甫诗“勋业频看镜”化出,承“正霜鬓、秋风尘染”,既表示功业未成空老霜鬓,又含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意思。辛弃疾《水龙吟》有“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的话,句意与此仿佛。“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两句回到眼前,感叹至今长江仍是阻隔南北的天堑。最后四句说一重重的城门都关闭了,除了远处楼上渺茫的歌声之外,到处是一片死寂,唯有西州更点,历历可闻。这里作者用清幽、寂寞的环境衬托孤独、压抑的感情,情与景做到了高度融合,为词篇安排了一个成功的收场。末句用贺方回《天门谣》:“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胡三省注《通鉴》说:“扬州治所在台城西,故谓之西州。”因而用在岳珂登览北固山的词中,尤觉自然。

《祝英台近》只有七十余字,可是岳珂夜登北固山,既要写所见、所闻,又要写自己的所为和感想。而感慨,又包括国家兴亡、个人功业、昔日河山、而今霜鬓等。在这种情况下,再像常见的诗文那样,依据事物的一般逻辑,说清楚了一项内容再说另一项内容,就有很大的困难。于是岳珂另辟蹊径,不管是情景、事件,还是感触,出现在作者笔下时,都只剩下了最关键的一些片断,词中虽没有交代这些片断的前因后果,但读者可以凭自己的体验去补足。比如“月下鸣榔”与“风急怒涛飐”的意思,在通常情况下是不甚连贯的,但这两个镜头一个紧接一个地闪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就能够从中体会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绪来。再比如,按照内容,下半阕可以分成这么四段:“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 “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 “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 “历历数、西州更点”。这四组词句是相对独立的,每一组都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举例来说,从第一组词句中你可以想到报效沙场的愿望,也可以想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或空老霜鬓的悲哀,甚至还可以通过英雄埋没和天堑废弃,把第一、第二两组词句沟通起来。读者想象力的调动,以及各句词之间关联词句的剔除,都保证了有限的篇幅发挥最大的表达作用。

(李济阻)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