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唐多令 邓剡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在现存邓剡的十几首词中,真正称得上佳构的才两三首;而这首词,无论就思想内容或语言形式方面说,都堪称为其中第一。

此词是宋亡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写。他借景抒情,吊古伤今;既倾吐了深心里的亡国之痛,又诉说了乱离中人民之苦。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黄昏雨过,彩霞映照得水面格外明亮;潮退后,江岸边留下了几许沙痕。落叶声声,飞快地透过窗纱,使词人感到寒冷,意识到时令已由夏入秋了。词人就这样用轻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凄凉的黄昏秋江图。词人于兵败被掳之后,面对着此情此景,哪能不倍加伤感呢?似这般“寓情于景”的手法,既增添了作品的含蓄蕴藉,又拓展了读者的审美空间。诚可谓一举两得。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在这里,“西风”既作为一种自然物的实写,又作为一种社会物的象征。象征什么呢?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说:“似指贾似道辈促成宋之亡也。”我看不像。对宋亡来说,贾似道的专权误国只是一个内因,非如西风以外力侵袭可比。在当时,促成宋亡和使时世变换的外部势力只能是蒙古统治集团。邓剡于宋亡后不肯仕元,他把蒙古统治集团比做强横的西风,那是很自然的。时移世换,庇身无所,词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风吹落天涯的枯叶,也很恰切。北朝的乐府民歌《紫骝马歌辞》云:“高高山上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这首民歌反映了当时人民在战乱中被迫流亡的情景。它用风吹落叶比喻流落飘荡的情状,形象鲜明,悲愤深沉。邓剡应是从这首民歌中受到启迪。“天涯”一词,极言其远,以托出词人欲归不能的哀怨。它为下片寂寞的心境作了垫笔。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南京,自古以来被称为豪华之地,南宋王朝一直倚它为屏藩重镇;如今萧条了,难免使词人生寂寞、衰歇之感。他想起唐代诗豪刘禹锡咏“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诗句,更深为南宋王朝的覆亡慨叹。刘永济说:“燕入谁家,似指投降之辈。刘诗本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云‘燕入谁家’,则非入百姓家而是飞入新朝也。虽不曾明言而意亦显然。”(《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我以为刘永济说得颇有道理。果如是,则此词带有几分嘲讽意味,不只是一味悲慨而已。

渐次,词人又把眼光移向空阔的水、天之间。他仰观俯察,终于发现:“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寥寥几笔,便绘就另一幅凄清的寒汀芦雁图。刘永济认为南来雁指“南下避兵者”,我以为可信。词人置群雁于虽凄清而洁白的明月、芦花中,正表明他对乱离中的人民怀着无限同情。他们嗷嗷待哺,满汀遍野,不计其数。词人似乎在问:新朝的统治者们,你们真能关心他们么?

上片,我们已指出它是“寓情于景”;下片,我们不妨说它是“以喻见意”。词人通过燕、雁等比喻物,清晰地呈现出他已被浓缩了的主体感受。

全词感情沉郁,风格清奇,能给欣赏者以精神的陶冶和审美的怡悦。

(蔡厚示)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3: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