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长亭怨(旧居有感) 张炎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长亭怨

张炎

旧居有感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 凄咽。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

张炎是南宋初年大将张俊的六世孙。祖父张濡,为独松关守将时,曾杀元使廉希贤、严忠范;恭宗德祐二年(1276)三月,元兵破临安,张濡被斩,并被籍家(见《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三年)。从此,张炎就由一个世家子弟,变为浪迹江湖的遗民了。

张炎故居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宋亡后,他多次写了过故居的词,如《凄凉犯·过邻家见故居有感》《忆旧游·过故园有感》,这首《长亭怨·旧居有感》,也是其中之一,都是从外面悄悄而望之意。上片,“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写的是从远处望其旧居:虽花木外边,小桥流水仍在,但旧时的箫声已听不到,当前接触到的只是“门巷”间的一片“愔愔”寂寞景象。盛衰之概,对比显然。“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上句仍写故居的盛衰变化;下句化用杜甫《咏怀古迹》咏明妃诗“环佩空归月夜魂”的诗句以写人,这人是作者所怀念的一个妇女,可能就是他的别后生死不明的妻子。“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指出故居被籍没后,已历十年;十年前后,心情大大不同,眼前已是愁心千折了。“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指故园花木(也可能兼喻园中佳丽),失去原来主人的护惜,芳香繁丽都已消失。上片从当前回忆过去,提到了人,但以写故居为主。

下片,从回忆过去写到当前,末了写景,但以写人为主。“凄咽。晓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写离开故居前的一个早晨,和一个心爱的妇女诀别。《忆旧游·过故园有感》也曾写到作者分别前曾和一位妇女共过欢快生活,“记凝妆倚扇,笑眼窥帘,曾款芳尊。步屟交枝径,引生香不断,流水中分”,和此篇所写当是一人。“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上句写的是远望故园的地点和季节;下句写的是无法实践过去在酒樽前曾经对谈的话,这话是什么内容呢?词里没有写出来,大概也是“把带鸳亲结”一类的盟誓之言吧!以上写人,下面写景。这里的景,似乎兼包所处与所望之地,即兼包“空江”附近和故居内外,不限于故居;表面是景,又用比兴手法兼以喻人。“恨西风不庇寒蝉,便扫尽、一林残叶。”“西风”似兼托比元朝统治者,“寒蝉”似兼托比自己,“一林残叶”似兼托比受摧残受损害的人。所谓“托”,谓触物起兴,非有意假设;所谓“比”,即兴中有所喻指,非泛泛之言。“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说江边或故居中的杨柳,随风飘荡,有着依依不舍的多情之态,这些杨柳还有逢春到夏、重绿成荫的季节,而浪迹离散的人,却没有再盛和重聚的机会了,对此杨柳,只有“辄唤奈何”而已,仍是貌为赋体,实兼比兴的写法。

全词怀人感旧,情调“凄咽”,结数句的比兴之笔,又是从“虚”处生发,从清空中见婉约蕴藉,不落繁缛质实一路,正如仇远所说的张词的“意度超玄”(《山中白云词序》),邓廷桢所说的张词的“返虚入浑,不啻嚼蕊吹香”(《双砚斋随笔》)一样。读这首词,有助于对作者身世的进一步了解。

(陈祥耀)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