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钗头凤 唐琬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钗头凤

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琬是我国历史上常被人们提起的美丽多情的才女之一。她与大诗人陆游喜结良缘,夫妇之间伉俪相得,琴瑟甚和。这实为人间美事。遗憾的是身为婆婆的陆母对这位有才华的儿媳总是看不顺眼,硬逼着陆游把她休了。陆游对母亲的干预采取了敷衍的态度:将唐琬安置在别馆,时时暗中相会。不久,陆母发现了这个秘密,并采取了断然措施,终于把这对有情人拆散了。唐琬后来改嫁同郡宗人赵士程,但内心思念陆游不已。在一次春游之中,恰巧与陆游相遇于沈园。唐琬征得丈夫同意后,派人给陆游送去了酒肴。陆游感念旧情,怅恨不已,写了著名的《钗头凤》词以致意。唐琬则以此词相答。

词的上片交织着十分复杂的感情内容。“世情薄,人情恶”两句,抒写了对于封建礼教支配下的世道人心的愤恨之情。“世情”所以“薄”, “人情”所以“恶”,盖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腐蚀。《礼记·内则》云:“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陆母就是根据这一条礼法,把一对好端端的恩爱夫妻拆散的。用“恶”、“薄”两字来抨击封建礼教的害人本质,极为准确有力;作者对于封建礼教的深恶痛绝之情,也借此两字得到了充分的宣泄。“雨送黄昏花易落”,采用象征手法,暗喻自己备受摧残的悲惨处境。阴雨黄昏时的花,原是陆游词中爱用的意象。其《卜算子·咏梅》云:“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盖借以自况。唐琬用此意象自悲自悼,说明她与陆游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晓风干,泪痕残”,写内心的痛苦,极为深切动人。被黄昏雨水打湿了的花花草草,经晓风一吹,已干了;而自己流了一夜的泪水,至天明时犹拭而未干,残痕仍在。以雨水喻泪水,在古代诗词中不乏其例,但以晓风吹得干雨水来反衬手帕揩不干泪水,借以表达出内心永无休止的悲痛,则是不多见的。“欲笺心事,独语斜阑”两句是说,想把自己内心的别离相思之情用信笺写下来寄给对方,要不要这样做呢?她在倚栏沉思。“难、难、难”均为独语之词。由此可见,她终于没有这样做。这一叠声的“难”字,由千种愁恨、万种委屈合并而成,因此似简实繁,以少总多,既上承开篇两句而来,以见出处此衰薄之世做人之难,做女人之更难;又开启下文,以见做一个被休后再嫁的女人之尤其难。

过片“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三句,艺术概括力极强。“人成各”是就空间角度而言。“今非昨”是就时间角度而言。其间包含着多重不幸。从昨日的美满婚姻到今天的两地相思,从昨日的被迫离异到今天的被迫改嫁,这是多么不幸!但不幸的事儿还在继续:“病魂常似秋千索。”说“病魂”而不说“梦魂”,显然是经过考虑的。梦魂夜驰,积劳成疾,终于成了“病魂”。昨日方有梦魂,至今日已只剩“病魂”。这也是“今非昨”的不幸。更为不幸的是,改嫁以后,竟连悲哀和流泪的自由也丧失殆尽,只能在夜晚暗自伤心。“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四句,具体写出了这种苦境。“寒”字状角声之凄凉怨慕,“阑珊”状长夜之将尽。惟无眠之人方能感受如此之真切。大凡长夜失眠,愈近天明,心情愈烦躁,而女主人公却还要咽下泪水,强颜欢笑,其心境之苦痛可想而知。尾句以三个“瞒”字作结,再次与开头相呼应。既然可恶的封建礼教不允许纯洁高尚的爱情存在,那就把它珍藏在心底吧!因此愈瞒,愈能见出她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比较而言,陆游的原唱把眼前景、见在事融为一体,又贯之以悔恨交加的心情,着力描绘出一幅凄怆酸楚的感情画面,颇能以特有的声情见称于后世。唐琬和词则不同,她的处境比陆游更悲苦。自古“愁思之声要妙”,而“穷苦之言易好”(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她只要把自己的愁苦真切地写出来,就是一首好词。因此,本词纯属自怨自泣、独言独语的感情倾诉,主要以缠绵执著的感情和悲惨的身世感动古今。两词所采用的艺术手段虽然不同,但都切合各自的性格、遭遇和身份。可谓各造其极,俱臻至境。合而读之,颇有珠联璧合、相映生辉之妙。

最后附带指出,世传唐琬的这首词,在宋人的记载中只有“世情薄,人情恶”两句,并说当时已“惜不得其全阕”(详陈鹄《耆旧续闻》卷十)。本词最早见于明代卓人月所编《古今词统》卷十及清代沈辰垣奉敕编之《历代诗余》卷一一八引夸娥斋主人说。由于时代略晚,故俞平伯疑为后人依残句补拟。但在未有定论之前,我们姑且仍依旧说,将它作为唐琬词来赏析。

(吴汝煜)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