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醉花间 毛文锡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醉花间

毛文锡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春水满塘生,㶉鶒还相趁。

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首句“休相问”,起得突兀。从生活习惯上说,应有交代不清之嫌,但这里却做到了先果后因,渐次分明,只在三两句内,即把前因后果叙述清楚,不故作过多悬念,在效果上有紧凑利落之感,收言少意多且又曲折婉转之妙。

不欲人相问,因怕所问之事重新触及感情上的伤痕。此种内心痛苦,唯恐躲避不开,如若相问,则心上幽恨又不得不因之更增加一分,此所谓“添恨”。三句三转折;休相问,虽为首句,但暗含问句,为一转。怕相问,又一转;添恨为三转。共十一字,将曲折复杂之内心情感及人物对话,叙述详尽,思路清楚。其中有许多情和事,虽未说出,却已传出,使人于十一字中,见其绵绵幽怨,不绝如缕,又所谓言短情长。

短词用字少,似应避免重字、重词,而此词首韵,则以重词为特色,可见法不宜死。人物之幽恨缠绵,皆以“相问”起,因之,作者即就相问为叙述主线,将相问之前因后果,反复描写。而只用“休”、“怕”、“添恨”四字辅助之,竟将这生活中常见之普通一问,生出许多波澜,使人有感于艺术中细节运用之不易。

既怕问及此相思之苦,亦拟旁顾左右而以他言掩饰之,此亦逃避痛苦之一法。不妨谈谈眼前景物,转移怕引起而已引起之久别相思之苦。而举目所见,唯春水生时,满塘凝绿,对之似可暂时忘忧,不意于绿水之上竟见㶉鶒(紫鸳鸯),更不意㶉鶒之相逐相趁,对对双双。本来人心中原有一段苦处,欲避烦恼,烦恼却处处逼人。㶉鶒句中,作者驾驭文字之功力使人惊服。趁,就也。相趁,谓彼此相就,非以此就彼,亦非以彼就此,而是两两相就,无限情深。“趁”字以在韵脚处,陡增其生动气象。词于一开始处即以“相”字表现双方活动。首韵说人事,次韵说㶉鶒,人事怕相问,㶉鶒却相趁,两“还”字,亦正起对照作用。

“还添恨”下,忽接春水,文字似是被拦腰斩断,而内容却于㶉鶒处暗连。布局起伏突兀,忽开忽合,文字简短而变化莫测。

上片全从虚处落笔,究不知所恨何事,故下片直叙事由。对思妇言,春日夜雨已是恼人,而黎明时之侵梦春寒,更催人泪下。何以有此感触?是因为戍楼人远,边信久疏。此妇人怨苦之所从来。这自是诗词熟套。词从开头一个圈子兜回到它的出发点了。但词的巧妙处就在于它兜了这个圈子。熟事生写,是它的成功之处。

(孙艺秋 孙绿江)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