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生查子 牛希济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生查子

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五代词人牛希济这首《生查子》,是有浓厚民歌风味的抒写爱情的词。词中以比喻、象征和双关的手法、明快的语言、开朗的境界,表现了女主人公为相思所苦、热望同恋人早成佳侣的深挚感情,气息清新,感情质朴,别有风致。

作者选择了四种富于象征和比拟意义的景物,从主人公对这些景物的观察和联想着笔,有层次地展开抒写,结构成章。

起笔“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两句,首先举出了有象征意味的新月。前句以眉毛形容新月的弯曲纤细,这是沿用鲍照诗“娟娟似蛾眉”的比喻,尽管人们了解以月亮圆缺象征人间离合的传统,但如果仅仅从这一句看,也难说有什么寓意,就像诗人们有时把新月形容为“帘钩”、“玉弓”、“爪痕”似的。可是,加上了第二句就不同了,“未有团圞意”,给如眉的新月涂上了感情色彩。它用“团圞”这个形容圆的状貌的字眼,特别强调了新月还没有呈现圆形的趋势,在隐约流露的恨月不圆的感情中,突出了新月象征不团圆的意味。同时,也使人联想到“团圞”作为“团聚”解的双关含义,这就揭示了望月的主人公渴望团圆而不得团圆的境遇和心情。

三、四两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紧承上文,拈出了“红豆”,描写了主人公对它的感受。红豆一名相思子,它不仅以鲜红而带有黑斑的形象惹人喜爱,更主要的,是以它那象征爱情和相思的独特含义深入人心。王维的《相思》诗不是说“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吗?词人在这两句中,用“不堪看”刻画主人公一看到红豆就勾起相思之痛而难以禁受的心情,在指出她甚至为此而泪流满面的当儿,还特意点明,她所流的乃是“相思”之泪。这样,就继第一、二句之后,进一步表明,她所渴望的团圆并不是一般家人亲友之间的团聚,而是“有情人”之间的结合;与此同时,也充分渲染了她相思的强烈、爱情的深挚。

以上,在上片侧重表现了主人公相思之苦;下片转入表现主人公切盼与心上人早成佳侣的愿望。

过片“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句又设一比喻。劈开桃核就可以得到深藏其中的桃仁。作者利用句中隐含的桃仁的“仁”字同句中暗指心上人的“人”字相谐音,用前句引出后句,隐喻那心上人印在她的心里,就像那桃仁深藏在桃核里。冠以“终日”两个字,意在强调心上人无时无刻不在她的心里。五、六两句就这样突出了主人公在同恋人不得团圆的情况下,执著于爱情,甚至近于痴情的表现,进一步丰满了主人公的形象。

在“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这结尾两句中,作者从主人公的心理出发,创造出“隔墙花”这一贴切的比喻,来形容她同恋人这一对难成眷属的有情人,并且采用了“连理枝”这个当时人们熟悉的形象来表达她的美好愿望。“连理枝”是不同根株的植物枝干长得连成一体,历来被看作爱情结合的象征。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就曾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作为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誓言。这里的“早晚”,不作“迟早”解,而是“何时”的意思。这两个字把主人公的愿望变成疑问。因为现实生活已经告诉她,在有形、无形的“封建”墙壁阻隔之下的“花朵”,是难以长成“连理枝”的,但她又不甘心就此绝望,这一疑问就表现了她交织着绝望的叹息和渺茫的期待的复杂感情。这样的结尾,提出了究竟是什么“墙壁”阻隔了她美好愿望实现的问题,以及关于她未来的命运的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思索的余地。

在艺术表现上,作者受到了南朝乐府民歌的启示,继承了它的情调,又发展了它以物态喻情、以谐音寓意的手法,在反复的咏叹中对主人公作了更充分的描写,词情也更加细腻和完整。

(范之麟)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