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玉蝴蝶 高观国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玉蝴蝶

高观国

唤起一襟凉思,未成晚雨,先做秋阴。楚客悲残,谁解此意登临。古台荒、断霞斜照,新梦黯、微月疏砧。总难禁。尽将幽恨,分付孤斟。 从今,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可负烟林。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信沉沉。故园归计,休更侵寻。

此词别本题作《秋思》,写因秋阴降临而兴起的羁旅情怀,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归情绪。上片起三句,用情景交炼之笔,总提秋景秋情,为全词的总冒,一篇情景,皆由此生发而成。“秋阴”,从“未成晚雨”看,是指秋云,雨虽未成,而阴云先至。其实这里是兼写秋天来临,由《管子》“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的话浓缩而成。三句之中,已透露了一派秋意。以下诸句,沿此意脉,写秋景秋情。“楚客”二句,与柳永《卜算子》词的“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一样,暗用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意。这里作者是以楚客自喻。“悲残”,承起句而来,情景兼写,既写作者悲秋景的残败凋零,又抒写了由此而引起的悲怆之情。但词人孤客异地,举目无亲,此时心境,无人可诉,故着“谁解此意登临”一句。且“登临”一句,与下边的“古台”等句,又是个很好的过渡句,“古台荒、断霞斜照”,是“登临”所见之景:“台”既古且荒,既因古而荒,更因秋而荒;霞是“断霞”,再配以夕阳斜照,一片肃杀悲凉气氛,便凭空而至。词人在孤独登临之中,踌躇徘徊,回想“新梦”(近时的梦),黯然销魂;夜色袭来,天边“微月”,耳中“疏砧”(断断续续的捣衣声,古时秋天特定之景,最能唤起游子之乡思), “总难禁”——此景难禁,此情亦难禁。因而上片结句总述此时此刻之情:“尽将幽恨,分付孤斟。”“分付”,犹言“交给”; “斟”,此处指饮酒,幽恨难禁,只好以独饮闷酒来排遣了!上片由秋景引出秋情,写情逐渐显露,但直至上片结束,不揭此情底里,全让给下片去条分缕析。

下片意思虽表现曲折,但其大端,约为两层:一是感慨功业无就。“青镜”二句,是反用杜甫《江上》“勋业频看镜”句意。杜甫急于报国,渴望勋业早就,故频频看镜,为年华渐老而焦急。这里作者则是“倦看”,懒于照镜子,正是失意心态的反映。年华渐老,而勋业不就,愁容满面,甚至鬓染秋霜,窥镜只能使自己倍增惆怅,所以“倦看”,前加“从今”,意在加强表现“倦看”这种情绪,隐隐流露了作者的愤懑,似乎作者发誓不再临镜即不再考虑建立勋业的事了!“烟林”,本指隐逸出世;“可负烟林”,即“岂可负烟林”,词人觉得勋业无望,因作归隐之想。这就是下片的第二层意思:浩然思归。词人用“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一组对句表达这种思归情绪。“莼汀”,用《晋书》张翰因秋风起而想念家乡的莼羹鲈脍,于是浩然归去的故事,以喻自己的思归。“蕙帐”、“猿鹤”,本来都是与隐居有关的事物,孔稚珪《北山移文》有“蕙帐空兮夜鹄怨,山人去兮晓猿惊”之语,谓主人不归,引起山斋中猿惊鹤怨。词人用这些具体事物以喻归隐之志。“水云愁凝”与“猿鹤悲吟”相对,用以渲染思乡归隐的情绪。词人为了加强表现这层意思,在“想莼汀”之前加了“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两句,以“断梗”自比;“无凭”,无着落,无依靠,这是写客中飘零。摇落、凋零,出自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岁华既晚,草木凋零,孤客惊心,这样,思归情绪便油然而生,“莼汀”云云,便纵笔而出,从而显示了下坂走丸、骏马注坡的笔势,而结句决然归去的意思,也就随之而出了。结处“信沉沉”三句,是说尽管“故园”消息渺茫,但是归计已决,不能再迟疑犹豫了。

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也只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秋思”之类,其突出之处在于用笔。笔下诸景,有眼前景,有天边景,但又总归为心头景,无一景不紧扣心头的“归志”;且写情写志,逐层进逼,使其情志由隐而显,最后逼出浩然归志;其风格,清俊之中有雄浑,“古台荒、断霞斜照”,极得关河冷落、西风残照的意境,的是秋思妙笔。张炎《词源》曾对高观国的词作过很高评价,说他“能特立清新之意,删削靡曼之词,自成一家”,以本词来说,可当之无愧。

(邱鸣皋)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