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过秦楼 周邦彦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过秦楼

周邦彦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这是一首怀人的词。

上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是全词的关键。周济说:“美成思力,独绝千古。”又说:“勾勒之妙,无如清真;他人一勾勒便薄,清真愈勾勒愈浑厚。”(《介存斋论词杂著》)这三句勾勒极妙,上面好像是写现在的六句词,经这几句的勾勒,变成了忆旧。在一个夏天的晚上,词人独倚阑干,凭高念远,离绪万端,难以归睡。由黄昏而至深夜,由深夜而至天将晓,耳听更鼓将歇,但他依旧倚栏望着,想着离别已久的情侣。他慨叹着韶华易逝,人各一天,不要说音信稀少,就是梦也难做啊!他眼前浮现了去年夏天情侣在屋前场地上“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情景。黄昏之后,墙外的车马来往喧闹之声开始平息下来。天上的月儿投入墙内小溪中,仿佛在水底沐浴荡漾。而树叶被凉风吹动,发出阵阵声响。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幽静而富有诗情的夜晚。她和自己欢聚一起。在井栏边,她“笑扑流萤”,把手中的“画罗轻扇”都触破了。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这是他们欢爱生活中深印在词人脑海中的记忆犹新的一幕。

下片写两地相思。“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这是词人所闻有关她对自己的思念之情。由于苦思苦念的折磨,鬓发渐少,容颜消瘦,持玉梳而怯发稀,对菱花而伤憔悴,“欲妆临镜慵”,活画出她在别后生理上、心理上的变化。“渐”字写出了时间推移的过程。接着“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三句则由人事转向景物,叙眼前所见。梅雨季节,阴多晴少,地上潮湿,庭院中青苔滋生,这不仅由于风风雨雨,也由于人迹罕至。一架蔷薇,已由盛开时的鲜红夺目变得飘零憔悴了。这样,既写了季节的变迁,也兼写了他心理的消黯,景中寓情,刻画深至。“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这是词人对她的思念。先用“无聊”二字概括,而着重处尤在“为伊”二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因相思的痛苦,自己像江淹那样才华减退,因相思的折磨,自己像荀粲那样不言神伤。双方的相思,如此深挚,她为我憔悴,一至于斯,我恨不能身生双翅,飞到她身旁,去安慰她,怜惜她。可是不能,所以说“空见说”。而我也为她憔悴,以至“才减”、“情伤”,不管她是否知道我也矢志不移,宁瘦损而不悔呢,所以说“谁信”。这反映词人灵魂深处曲折细微的地方,它把两人相思之苦进一步深化了。陈廷焯说周词妙处,“不外沉郁顿挫”,这些地方就是表现了周词的沉郁顿挫,笔力劲健。歇拍“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以见明河侵晓星稀,表出词人凭栏至晓,通宵未睡作结。通观全篇,是写词人“夜久凭栏”的思想感情的活动过程。前片“人静”三句,至此再得到照应。银河星点,加强了念旧伤今的感情色彩;而且也把上、下片情事全纳入其中,岂非思力双绝!

此词在艺术上,一是以实写代替虚写。开首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但词人却用实写,好像是在写今天。这样以实写代替虚写,不只是一个艺术技巧问题,也是感情、形象的复叠性问题,即给予感情、形象以双重性的色彩。当词人完全沉浸在过去的美好生活的回忆时,这段生活的感情与形象是明朗的、欢快的,让读者也先有这样的感觉。但至词人从幻想回到现实时,上述那种形象便变成凄暗的色彩了,而读者也同样地有此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所谓勾勒的力量,没有深厚的感情,矫健的笔力,是不能做到这点的。二是沉郁顿挫。所谓沉郁,就是感情容量的深厚;所谓顿挫,就是词笔的曲而能达。前面谈到换头的“空见说”三句和“谁信”三句,正表现了这一特点。有了深厚的感情,而能用曲折顿挫的手法把它表达出来,也表现出周词艺术的美与力量。

(万云骏)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