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南乡子 李珣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南乡子

李珣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

这首小词,描写的是东粤当地的少女和情人相会的情景。词中处处可见东粤独特的风物和习俗。词中质朴纯真的感情和开门见山的表达方式颇似民歌,在艺术手法上工巧典雅,匠心独运,于天然淳厚中更显玲珑剔透。

“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词的前三句以叙事的方式直接交代了事情的发生时间,地点和人物。“相见”是指青年男女的相约相见。当时的时间正是黄昏日暮之时。天空晴朗,万里无云,尚未完全落下的夕阳余晖将天空涂满了绚烂多彩的金色。从中我们可以想象那赴约的少女的心情大概也正如这天色般晴朗光明。仔细品味这三个字的妙处还不止于此。在民歌中有一种常见的艺术手法,就是通过谐音字来暗示人物的情感,明确又含蓄地传递出微妙的心绪。如以“莲子”来谐“怜子”,即爱怜之意,以“丝”来谐“思”, “悬丝”即“悬思”,是思念惦记之意。“晴”在民歌中往往用来谐情感的“情”字,是情意、爱情之意。所以“晚晴天”这三个字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刘禹锡的《竹枝词》中的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一方面,可见在少女的心中确实是“有情”的,另一方面,这种极富民歌特点的艺术表达方式无疑使整首词增添了民歌的风情,也为词中尚未直接刻画的少女形象添上了一抹明快亮丽的色彩。第三句进一步描写了相见的地点和季节,刺桐花属豆科落叶乔木,早春开花,极为艳丽,是南方特有的植物。越台即越王台,是东粤有代表性的建筑。这句景物描写看似平实朴拙,却又在前两句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渲染了约会的氛围。至此,风和日丽,夕阳晚照,越王台前,刺桐花下,景物的铺叙全部完成,只待主人公的出场,便可上演一幕甜蜜浪漫的故事。

词的后三句,果然,女子见到了自己的心上人,自然是喜上眉梢,但是又怕让别人看见,所以只好偷偷地注视,以暗送秋波的方式传递自己的情感。等到对方也回应了自己的心意后,当然要留下一个定情信物,又不敢公然上前去送,于是她想出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主意,故意将头上的翠钿掉在地上,然后立刻转过身去,背着众人骑上大象涉水而去。男子自然会过去拾起,这样不但成功地将信物送到了对方手上,而且又避免了被众人发现的尴尬。果然是怀春少女才具有的细密心思。

至此,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东粤似乎有这样的风俗。春季时分,黄昏日暮,青年男女纷纷骑象渡河而来,聚在越王台前与自己的意中人约会。这种风俗在古代多有记载,甚至现在还有一些少数民族保留了类似的习俗。整首词便是对这一风俗的描写。而词人以独特的眼光,独具匠心地选取了其中一位少女,仅用暗里回眸,遗下双翠,骑象过水这几个动作,便将怀春少女的热情与娇羞生动传神地展现了出来,让我们千百年后读罢仍不禁为之会心一笑。

(于 飞)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