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南乡子 李珣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南乡子

李珣

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

西蜀词人李珣,曾经游历东粤之地,作《南乡子》十七首。这十七首词,均取材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且短小精炼,颇似民歌,又添了几分文人情思在其中。于淳朴自然中更显境味悠然。属于花间词中比较特出的一类。这首《南乡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展现的是行客江边待潮欲渡的情境。

起首两句极为平实,直接描写了当日当地的所见所闻。“渔市散”交代了时间,正是天色将晚,喧闹的渔市里当地的渔民和买主都渐渐散去,白日里拥挤的渡口旁的船只也变得寥寥无几。少了人,少了舟车,空间于是显得开阔,眼光也舒展开去,远远望见越王台的南边的高耸入云的树木是那样渺小。越王台是汉时南越王赵佗所建,属于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在李珣的这一系列词中时常出现。前三句均为景物描写,但是日暮,人稀,景物苍茫,着实渲染出了一种悲凉而寂寥的情境。那么,市人散尽,各自归家的日落时分,究竟是什么人会在渡口眺望远方,而心中生出如许哀愁呢?

后三句便交代了原因,“行客待潮天欲暮”,原来是将要远行的旅人因为江潮未到,不能起锚,所以在渡口徘徊许久。而“天欲暮”三个字,不但和前面的“渔市散”在时间上相呼应,同时也暗示了等待的漫长和内心的焦急。而这份焦急和苦恼的心情又无法排解,只好不断眺望远方,映入眼帘的便是越王台上一排排的云树。春浦为送行之地,也正是旅客离开之地。羁旅之人总是归心似箭,无奈潮头未起,欲渡不得,心中自然涌起的是羁旅行役之苦。最末句的猩猩和瘴雨都是闽粤地特有的自然风貌。但对于并不习惯此地生活的人来说,猩猩的号叫和雾气弥漫的雨林确实是哀愁和恐慌的代名词,再加上原本焦急的心情,便自然地生出一个“愁”字来。于是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旅人的徘徊等待的形象和寂寥愁苦的心情便呼之欲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珣的这首词的文人之心态,体验当地之风物,用王国维的话说便是典型的“以我观物,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虽然渔市、渡口、越王台、云树、猩猩、瘴雨都是东粤之地的独特风物,但却因行人的愁苦而呈现出孤寂悲凉的色彩。一切景语皆关情,能将当地之见闻与士大夫的羁旅之情融合得如此无间,正是这首词的精妙之处。

(于 飞)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9 1: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