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南乡子 晏幾道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南乡子

晏幾道

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 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

怀人小词,写得曲折往复,宛如一篇长调的缩写。意极精,味极永,风流蕴藉,既丽且庄,艳词中自有气格者。王涯《秋思赠远二首》之一云:“不见乡书传雁足,惟看新月吐蛾眉”,可作本词提纲看。

首两句,写倚楼时所见所感:黄昏后,又见如眉般的一弯新月。为谁人更持长笛,在月下吹彻哀音?首句写景,云新月如眉,也就是说眉如新月,隐有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在。黄昏新月,常会勾动人的离思。词中更着一“又”字,可知倚楼怀人已非一朝一夕了。“谁教”,犹言谁令、谁使,故作设问。无人欣赏,自己在月下吹笛也是徒然的。紧接“楼倚”三句,点出主题:独倚高楼,在暮云中第一回看到归雁——它不住地向南飞去——可不要说远行的人要比雁还迟归啊!三句暗用隋薛道衡《人日思归》诗:“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着一“初”字,语意比上文“又”字跌深一层。时节转换,秋雁南飞,更增对行人的思念。唐赵嘏《长安秋望》诗:“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此词上片,意境与之仿佛。

换头二语,写相思无望,唯有梦里相寻。小晏词中,常有这样的描述:“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蝶恋花》),同是写梦寻,但又用意各别。本词云“路不知”,即是说连寻找也不可能了,语更深切。《文选》沈约《别范安成诗》:“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李善注:“《韩非子》曰:‘六国时,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能得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遂回,如此者三。'”小晏此词,运用前人故事,而又不觉其蹈袭模拟。入梦的描写与上下文融合无间,成为全词中有机的组成部分,以逼出末三句:再想等他的短信寄来,稍解离恨——恐怕已太迟了——又到了枕畔凉生的清秋时节!梦里难寻,唯有等音书寄来,可是书信又迟迟不至,闺中人的离恨就更无法排遣了。词中不言“长信”而曰“短书”,真所谓慰情聊胜于无,个中已有难言之处。连这草草两三行的短信也没有,则游子的薄情可知。古人惯用雁足传书故事,“待短书”与上片“初见雁”呼应。末句表面上是说秋天到来,因而感到玉枕太凉了,其实是“衾凤冷,枕鸳孤”(《阮郎归》)、“只消鸳枕夜来闲”(《西江月》)的另一种说法。

本词在结构上回环曲折,层层深入。由月下吹笛而见南飞雁,由雁而思及行人。思极而成梦,梦不识路而待来书,书终不至,孤枕凉生,怅惘之情便溢于言表了。

(陈永正)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