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踏莎行(闲游) 刘将孙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踏莎行

刘将孙

闲游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刘将孙,是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的儿子,宋末在临安考中进士,入元曾任福建延平教官、临汀书院山长。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以后,调下题作“闲游”,上阕写闲游中所见,下阕写闲游中所感,于迷惘中表达了故国之思。

词的起首三句,由远而近描绘了眼前景色。此刻词人正在湖畔漫步(也可能是福建某一湖泊),只见丝丝细雨,洒向沙滩,水面上好像腾起一片轻烟。“轻烟”“微雨”本为一物,唯因远近高低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状态。词人能将它们各自的特点表现出来,可见观察之细,体物之工。接着词人把目光落在近处,接连描写了四桩景物:荷花、芳草、垂杨、渡口。荷花灼灼,芳草芊芊,垂杨拂水,古渡无人,分开来看,是一幅幅优美的小帧;总起来看,又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这样的写法,颇类温庭筠《商山早行》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基本上是排列名词,没有动词;让各种物象组成余味无穷的画面,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幽闲情致。

“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两句,如奇峰突起,境界骤变。词人方才的闲游似“云无心以出岫”,至此顿生枨触,优游之情马上化成一腔悲恨。细按词意,这一转变也是有条件的:其一是客观上“荷花芳草垂杨渡”这些景物具有与西湖相似的特征;其二是主观上词人有见过西湖的印象和怀念临安的思想。因此当他在闲游中睁开双眼时,面前仿佛呈现出西湖的迷蒙景色,胸中立即泛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愁情。写来自然委婉,曲折感人。在这里,词人也很注意用字。一个“忽”字,表达了时间之短促。“依稀”二字,则带有似真似幻的感觉。这两个字又是叠韵,在声情上备极吞吐之致,细细涵泳,便觉有遗民之恨蕴藏其中。

过片三句,是全篇感情的高潮。红笺,通常指信纸,古代蜀笺有十色,红笺为其中之一。词中咏离愁,写闺思,往往用红笺这样的字眼,以增其凄艳。如晏殊《清平乐》云“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便是如此。锦句,犹锦字,语出《晋书》所载苏蕙织锦回文故事,前人亦用以形容艳情。可是这里词人却用来抒写政治感情。红笺以血染,锦句用泪题,全是伤心之语,可见愁恨之深。下面他不说自己日日夜夜在怀念故都临安,怀念临安的西湖,却以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此痴语也,无理语也。前人论词,以为淡语、浅语、痴语、无理语、没要紧语,最足表现词人的感情,也最符合词情婉曲的特点。“西湖岂忆相思苦”,正是痴情之语,无理之语,然而词人忆念故国之情,不正是通过这样的诘问表达出来了吗?

结尾二句,缴足上阕歇拍,前后呼应,感情又深入一层。前面说眼前景色恰是西湖,然又不是真正的西湖。可见西湖之遥远,并不纯粹由于地理上的间阻,同时也是由于政治上的限隔。那么怎样才能重到真正的西湖呢?词人唯有托诸梦境。“只应幽梦解重来”,是推想之辞,然亦反映了现实中重到西湖之不可能。接着“梦中不识从何去”一句,又推进一层,意谓西湖只有在梦中才能重到,可是即使到了梦中,他也不知从哪条路前去西湖。秦观《浣溪沙》(锦帐重重)云:“枕上梦魂飞不去。”沈际飞评曰:“前人诗‘梦魂不知处,飞过大江西’,此云‘飞不去’,绝好翻用法。”这里则说梦魂能够重到西湖,但又不知从何而去,也是一个在前人基础上的翻用法。语言婉曲而又沉痛,隐然含有对新朝统治者的不满。词人那种想见西湖、怕见西湖的矛盾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莫知所从的迷惘心情,也十分含蓄地流露出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在宋末词坛上,长调占压倒优势,小令为数极少。而在小令中摆脱绮罗香泽之态,反映故国之思、遗民之恨的作品,更是寥寥无几。刘将孙能继承乃父的流风余韵写出这样的佳篇,确实为词史上增添了一抹光彩。

(徐培均)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