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踏莎行 洪迈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踏莎行

洪迈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 钗凤斜攲,鬓蝉不整,残红立褪慵看镜。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艺术之妙,有在于婉曲者。即使那些被人们推崇为最善于“直抒胸臆”的作品,也总不能全如日常口语那么直接、质朴。这叫“文似看山不喜平”。清人袁枚《与韩绍真书》云:“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无文直星。木之直者无文,木之拳曲盘纡者有文;水之静者无文,水之被风挠激者有文。”黑格尔《美学》也说:“艺术的显现却有这样一个优点:艺术的显现通过它本身而指引到它本身以外(朱光潜注:即‘意在言外’),指引到它所要表现的某种心灵的东西。”因而,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诗品》)便被公认为文学作品最高境界之一。

洪迈这阕《踏莎行》写思妇怀人,通篇就没有一个字点破本题。作者的本意,完全是通过环境、气氛,以及主人公的动作、情态显现出来的,因此算得上一首善达言外之意的好作品。

开头两句用“院落”、“池塘”写女主人公的生活环境,而这环境的特点是“深沉”与“寂静”,一上来就透露了境中人的孤单与寂寞。第三句由“院落”、“池塘”写到“帘钩”,这正如电影镜头的推移,目的是让读者亲自巡视一下主人公的生活天地,从而加深空阔、冷清的感受。一般人喜欢用“帘幕低垂”写孤寂,这固然不错,但往往需要上下文的配合,否则,美满的家庭何尝就不能庭院深深、帘幕沉沉呢?也许洪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他又不愿意在上下文中点明主人公的哀乐,于是别出心裁,炼出“帘钩卷上梨花影”一句。试想:帘钩卷上也只有“梨花影”前来做伴的生活,是多么的空虚和寂寞!以上三句着力渲染环境。那么人在做什么呢?她在弹筝:“宝筝拈得雁难寻。”她在出神地望着烧尽的篆香:“篆香消尽山空冷。”“雁”字连“筝”字说,是指筝面上承弦的柱,参差斜列如雁行,称“雁柱”。柱可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吕渭老《薄幸》词:“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而这里的女主人公却是“宝筝拈得”而“雁难寻”,连音调也调试不准,有相思而无法于弦上诉说,这就加倍不堪。眼看着“篆香消尽”而懒得去添,以致帷冷屏寒,其难以入睡也可知矣。“山”是画屏上的山,如牛峤《菩萨蛮》所说的“画屏山几重”。这一句所写的情境,《花间集》中颇多见,如欧阳炯《凤楼春》“罗幌香冷粉屏空”,毛熙震《木兰花》“金带冷,画屏幽,宝帐慵熏兰麝薄”,张泌《河传》“锦屏香冷无睡,被头多少泪”,都可作为理解此句的参考。女主人公这一整夜都是在凄凉中度过,那么未来的一天,又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呢?

过片的“钗凤”三句写主人公形貌。在痛苦中熬着日子,“钗凤斜攲”、“鬓蝉不整”、“慵看镜”,便是相思成疾之状的形象反映。这使我们想起了《诗经·伯兮》中的名句:“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以及徐幹的《室思》诗:“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这三句正是要表现其无穷的思念。“杜鹃啼月一声声”,表面上只写环境,只是在进一步创造冷清的气氛,因为“杜鹃啼血猿哀鸣”是自然界最凄厉的声音。实际上这里还用催归的杜鹃声表现思妇对行人的期待。前面已经说过,上半阕的结句是在暗示一夜将尽,到下半阕的结句则说“等闲又是三春尽”。读者试想:词中所着力描写的一夜,已经令人俯首欲泣,那么一月,一年,数年的光阴将如何熬得下去呢?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句中那个极平凡的“又”字用得是何等神奇!

艺术的效果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结晶。古典诗词篇幅短小,所以高明的作家更注意启发读者的参与。洪迈的《踏莎行》正是如此。我们刚一接触到它,只能感知到一片空寂的环境和一个慵倦的主人公;等到鉴赏进一步深入,我们才发现这是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怀念;如果你有兴趣再追下去,那么还可以联想到更多的内容。正如梁启超所说:“向来写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是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的。”洪迈此词就是具有“弦外之音”的好作品。

(李济阻)

南乡子

绍兴太学生

洪迈被拘留,稽首垂哀告敌仇。一日忍饥犹不耐,堪羞!苏武争禁十九秋? 厥父既无谋,厥子安能解国忧?万里归来夸舌辩,村牛!好摆头时便摆头。

〕① 稽首:古时的一种跪拜礼,长时间地叩头到地,为九拜中礼最恭者。 ② 敌仇:一作“彼酋”。

这是一首颇具民歌风味的讽刺小词。作者用犀利的笔,活画出洪迈出使金国丧志辱节的丑态,宛然一幅绝妙的讽刺漫画。

宋高宗三十二年(1162)春,金主雍登位。三月,宋高宗拟遣使赴金,洪迈慨然请行。此次奉使金国,洪迈原想坚持南渡之前宋朝对待金国的礼节,所以他在给金主所上的国书中决不自称为“陪臣”。(诸侯见天子自称“臣”,其随行大臣自称“陪臣”。)到金都之后,金人说他所上的国书“不如式”,让他将国书中的自称改为“陪臣”,并让他按南宋以来宋金之间屈辱之礼来朝见金主。“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至暮,水浆不进,三日乃得见。……七月,迈回朝,则孝宗已即位矣。殿中侍御史张震以迈使金辱命,论罢之”(见《宋史·洪迈传》)。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曰:“景卢(洪迈字景卢)素有风疾,头常微掉,时人为之语曰:‘一日之饥禁不得,苏武当时十九秋。传与天朝洪奉使,好掉头时不掉头。'”这首词似从此诗演化而来。

上片写洪迈使金辱命。开篇二句,寥寥十二个字,便将洪迈在金主面前“稽首垂哀”的可怜相勾画出来,形神兼备。接着又以汉朝出使匈奴被拘留十九年的苏武与之作一鲜明的对比。苏武曾被匈奴单于逼降:“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汉书·李广苏建传》)。后来又被徙北海牧羊,杖节不屈,始终坚持民族气节。而洪迈呢,却是“一日忍饥犹不耐”!无怪乎作者对他嗤之以鼻曰:“堪羞!”

下片写洪迈南归夸舌。首二句用类推法,“厥父既无谋,厥子安能解国忧?”这两句由洪迈使金受辱而联想到洪迈的父亲洪皓使金被扣之事。但应该说明的是:洪皓使金被扣留十数年,忠贞不屈,曾向南宋密送情报,还作有爱国词章。可惜,洪迈就没有乃父的骨气了。“万里归来夸舌辩”,洪迈万里归来,不为自己的丑行感到羞愧,反在南宋吏民面前摇头晃脑,趾高气扬,夸说自己在金国如何能言善辩。真是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自作聪明的人,其实是最愚蠢的。作者斥之为“村牛”,意即蠢货,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文学中运用讽刺手法,往往突出其讽刺对象的可憎、可怜或可笑之处,使其无可隐蔽。这首词正是如此。上片中的洪迈是一副“稽首垂哀告敌仇”的可怜相,下片却又是一副“万里归来夸舌辩”、“好摆头时便摆头”的趾高气扬的样子。两副面孔,丑态毕露。本来,在“敌仇”面前,应该“摆头”,而洪迈却不“摆头”,而是“稽首”;出使归来,洪迈本应低头认罪,但他却“摆”起“头”来。实在可笑之至!鲜明的对比,辛辣的嘲笑,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王元明)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