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踏莎行 无名氏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踏莎行

无名氏

殢酒情怀,恨春时节。柳丝巷陌黄昏月。把君团扇卜君来,近墙扑得双蝴蝶。 笑不成言,喜还生怯。颠狂绝似前春雪。夜寒无处着相思,梨花一树人如削。

南宋末年赵闻礼编选的《阳春白雪》,顾名思义是收的文人雅词,但也混入了少数流行于民间的无名氏作品。此词即其中之一。词写市井女子赴密约时的期待心情。它当时在市民群众游乐等处由女艺人演唱,其艺术效果一定是很好的。

在赴密约之时,抒情女主人公的心情是抑郁而苦闷的。词起笔以“殢酒情怀,恨春时节”表现出她的情绪非常不好。这应是因他们爱情出现了波折或变故而引起的。“殢酒”是苦闷无聊之时以酒解愁,为酒所病;“恨春”是春日将尽产生的感伤。“情怀”和“时节”都令人不愉快。“柳丝巷陌黄昏月”,是他们密约的地点和时间。市井青年男女都习惯于“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代都市里的坊曲街衢,俗称巷陌或坊陌。这些街头巷尾柳枝掩映之处,当黄昏人稀正是约会的好地方。从约会的地点,大致可以推测女主人公属于市井之辈,富家小姐或宦门千金是绝不会到此等巷陌之地赴约的。这样良宵好景的幽期密约,本应以欢欣的心情期待着甜蜜的幸福,然而这位市井女子却是心绪不宁,对于约会能否成功似乎尚无把握。于是在焦急无聊之时,想着试测一下今晚的运气。我国古代妇女习用金钗或绣鞋当卜钱来占卜吉凶休咎,有时蟢子、灯花、乌鹊等物也会带来某种预兆。这些方法很简便,她们也很相信。“把君团扇卜君来”,即用情人赠给的团扇来占卜。古代妇女携着团扇可作障面之用。它既为情人信物,用来占卜可能最灵验。民间的占卜方法千奇百怪,多种多样,从词中所述,可见她是用团扇来扑一物,以扑着预示约会的成功。非常意外,她竟在近墙花丛之处扑着一双同宿的蝴蝶,惊喜不已。词情到此来了一个极大的转折,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苦闷焦虑忽然变得开朗喜悦起来。下片顺承上片结句,表述新产生的惊喜之情。

市井女子性格直率,热情奔放,无所顾忌,喜怒哀乐都难以控制和掩饰。所以当其喜出望外之时便颇为失态:“笑不成言,喜还生怯。颠狂绝似前春雪。”“双蝴蝶”的吉兆使她喜悦,也感到有趣而可笑,甚至难以控制喜悦的笑声。这预兆又使她在惊喜之余感到羞涩和畏怯,而畏怯之中更有对幸福的向往。于是她高兴得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自己也觉得有似前春悠扬飘飞的雪花那样轻狂的状态了。这几句为我们勾画出一位天真活泼、热情坦率的女子形象,显示出其个性的真实面目,也表现了市井女子的性格特征。但占卜的吉兆并不能代替生活的客观现实,仅仅反映了主体的愿望,虚无难凭。随着相约时期的流逝,逐渐证实预兆的虚妄,因而词的结尾出现了意外的结局,而又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情形:情人无端失约了。这个结局好似让抒情主人公从喜悦的高峰突然跌落到绝望的深渊,对她无异是又一次精神打击,也许意味着幸福梦想的彻底破灭。作者妙于从侧面着笔,用形象来表示。春夏之交的“夜寒”,说明夜已深了;她一腔相思之情有似游丝一样无物可以依附,说明那人负心失约了。梨树于春尽夏初开花,这里照应词开头提到的“恨春时节”。现在她已不再“颠狂”了,依在梨花下痴痴地不忍离去,似乎一时瘦削了许多,难以承受这惨重的打击。结句含蓄巧妙,深深地刻画出心灵受伤的女子的情态。民间的作者都生活在冷酷的社会现实中,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生活的真实。这不幸的结局虽属抒情女主人公的意外,未如所愿,但却符合生活的真实。这首小词只写了一位市井女子恋爱过程中的一个细节,贵能充分展开,以一波三折的方式反映了她对爱情幸福的大胆追求和痛苦失望,真实地传达出封建社会下层妇女的不幸。全词脉络颇为隐伏而仍有线索可寻,词情的发展变化突然而又具有合理性质。这些都足以表现民间词所达到的较高的艺术水平。

(谢桃坊)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