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贺新郎(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吴文英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贺新郎

吴文英

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步苍苔、寻幽别坞,问梅开未?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此心与、东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

吴梦窗词,内容则绮罗香泽,语言则镂金刻翠,词论家往往把他和北宋的周美成并提,当然和辛稼轩、刘后村等豪放一派,大异其趣。然而梦窗也偶有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杰构,《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和这首《贺新郎》就是。两首词又同中有异,《八声甘州》“奇情壮采”诚如麦孟华所赞叹,然而秾丽密致的风格,仍能不为大笔淋漓所掩。这首《贺新郎》却较为疏宕,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说吴词“意思甚感慨,而寄情闲散”,况周颐《香海棠馆词话》说吴词“与东坡、稼轩诸公,实殊流而同源”,指的正是这种。

本篇主题是怀念抗金名将韩世忠因而感及时事,却借沧浪亭看梅而发。沧浪亭是苏州名胜,原是中吴节度使孙承祐的池塘,后废为寺,寺后又废。苏舜钦谪官苏州时用四万钱买得,后为韩世忠别墅。宋以来写沧浪亭的诗词,很少着眼到韩世忠事迹,这词是别开生面的一首。题中的履斋先生是吴潜,曾在苏州做地方官,梦窗是他的幕客。词前半阕从韩世忠沧浪亭别墅写起,“乔木生云气”,不仅写故家旧宅的郁郁葱葱气象,并显示南渡英雄人物在此寓迹时间已隔得很久,树木都长得云气苍然了。“战舰东风悭借便”,是用典,周瑜曾乘东风之便,大破曹操军于赤壁。这里是反用,意思是天不助人。悭,是吝惜的意思。这句连同以下两句,用沉着悲壮的语言,为当日黄天荡一战未能生擒兀朮、英雄的陕北故乡仍然沦于敌手而致惜,特别是为世忠后来因避权奸迫害休官退居而寄慨。“华表月明归夜鹤”用丁令威化鹤重归辽东的典故。这句连同以下三句从世忠当时转入到梦窗今日的看花游春,“叹当时花竹今如此”,神韵凄绝,“风景不殊,正自有河山之异”,和新亭挥泪同样说不尽的感慨,含蕴在八字之中。由人事而说到花竹,又由花竹而感到人事,然后用“枝上露”点明梅花,“溅清泪”双绾花和人。写得浑成自然,毫无刻意经营的痕迹。

后半阕,紧接着从看梅写起。宋代知州出游,被称为“遨头”,苏轼词中又写作“遨游首”,点明此来是陪吴潜寻幽探春。问梅开未,催花唱曲,不仅是点题应有之笔,而且这是用意双关,把催花开放,隐喻对当政者寄予发奋图强的希望。东君是春神,借以指东道主人吴潜,“此心与、东君同意”,表明宾主的思想一致。陈洵《海绡说词》评此句云:“能将履斋忠款道出。是时边事日亟,将无韩、岳,国脉微弱,又非昔时。履斋意主和守而屡疏不省,卒致败亡,则所谓‘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也。言外寄慨,学者须理会此旨。”此论深得作者用意所在。梦窗写此词,时代已非南宋前期,因此,词意虽然表示了作者对国势的关心,但后不如今、寄恨残醉的调子是低沉的,缺乏鼓舞人心的昂扬斗志,不同于辛稼轩词的大声鞺鞳处正在于此。吴潜有和韵一首,意思更加消沉。

这首词通篇结构严密,陈洵说:“前阕沧浪起,看梅结;后阕看梅起,沧浪结,章法一丝不走。”全首清空一气,只用了“战舰东风”和“华表归鹤”两个典故,跟梦窗大部分词作过多地填砌典故词藻大有不同,可见能手是无所不可的。

(钱仲联)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