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贺新郎(春情) 李玉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贺新郎

李玉

春情

篆缕销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忺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又只恐、瓶沉金井。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谁伴我,对鸾镜!

李玉词留下来的只有这一首,黄昇云:“风流蕴藉,尽此篇矣。”(《花庵词选》)

铜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盘旋缭绕似篆文,这时候已经消散;庭院里树木的阴影转过了正午所在位置,也就是刘禹锡《池亭》诗所写的“日午树阴正”,而稍稍往东偏斜了。这是深锁闺房“醉沉沉”的人之所见、所感。开头三句已充分写出了“画堂人静”。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宁静,人不会对炉香那么注视,看出它升起后的形态变化以至于散灭;对庭阴的“转午”,也不会感觉得出来。身在如此寂静的环境中,在想些什么呢?下句才透出一些消息:“芳草王孙知何处?”这里是用“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的语意,表明“她”是在怀念远人。“惟有杨花糁径”,点明此刻是杨花飘飞的暮春天气。她的情,如山涧小溪,轻缓潺湲,与那静悄悄的环境,很是合拍。不过从“杨花糁径”看,这春光已是“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了。“惟有”二字又表明路上只有杨花,并无他所盼望的归人。人的愁从中轻轻地流漾出来。

“渐玉枕、腾腾春醒。”从方才的“醉沉沉”而仍有所感觉来看,她依枕而睡并不久。“腾腾春醒”,是指醒后懒散的情态,与“醉沉沉”上下照应,彼时即有“芳草王孙知何处”之感,梦回春醒,这种感觉岂不更深?感情的潮水将掀起更大波澜,也许还是“醉沉沉”的好。“帘外残红春已透”,加上前面的“杨花糁径”,为什么接连不断地重复春天的归去呢?春老花残,闺中人敏感到自己的青春易逝,红颜将老。从这些看似写景的反复描述中,可见正渗透着人的感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薑斋诗话》)。这几句的“景中情”完全达到了“妙合无垠”的地步。

“镇无聊、殢酒厌厌病。”前面的景物描绘无不寓有一个“情”字,到此刻便写出女主人公残春时节的心情。“镇”是“长”的意思。长日情思无聊,故缠绵于酒,借以消愁。刘过《贺新郎》“人道愁来须殢酒”,就是这种状态了。结果是愁未能消,反而因酒致病,精神不振。“云鬓乱,未忺整”,没有好心情去梳理零乱的鬓发,病是一个原因,更有“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卫风·伯兮》)之意。因“无聊”而“殢酒”,因酒而“厌厌病”,因病而懒妆梳,总因春去而人不归引起。词写到这里,已由外部的状态约略透露人物的内心。

转入下阕,则完全是女主人公自我抒情了。“江南旧事休重省”,这句劈空而来,一下启开了女主人公的心扉。那“江南旧事”,也许是一段旖旎温馨的令人难忘的岁月吧,如今却是“休重省”了。是真的不愿“重省”么,还是“省”也无用,故作决绝语呢?正是这一个“休”字蕴含着多少说不尽的情意。接着直率地道出了底蕴:“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到处探听而信音杳然。“月满西楼凭阑久”,她悄悄登上西楼,独自望着银白的月光洒满大地,痴痴地想着,“依旧归期未定”——他现在大概正想着回来,只是日子还没有确定,所以鸿雁没有传来书信吧。这只是她的想象,情况是否如此,并没有十分把握,这样她又陷入了揣想中:“又只恐瓶沉金井。”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有云:“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词据此以“绳断瓶沉”作比,慨叹爱情破裂已无法挽救。“又”字意味深长,它恰与上句联系着。本来是希望他能回来,只是“归期未定”;转而再想,愈感到没有把握,故有此“又”字。万转千回,心绪翻腾,柔肠寸断。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从“篆缕销金鼎”到“庭阴转午”,到“月满西楼”,到“银烛暗”,时间的脚步在静寂中前进着。她沉醉,入梦,醒来,倚阑望月,最后寄希望于万一,盼着听到马嘶声,所思念的人也许会骑着马归来吧。但直到“银烛暗”了,“梧桐影”尽了,月落了,她一直在痴痴地望着,听着,仍不见人归。这里用吕岩《梧桐影》词“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成句,而添一“枉”字领起,语更痛切。

“谁伴我,对鸾镜”,这是一声痛彻肺腑的哀鸣。“鸾镜”,是用来梳妆的。昔日鸾镜前,倩影双双,也许还有过张敞画眉那样的风流韵事,今日独对鸾镜,岂不令人断肠!这位女主人公自始至终,没有一言一语埋怨对方,直到最后,也只是婉转倾诉,连一点愠怒的颜色都没有。和婉淳雅,在思妇的形象中,独标一帜。“李君止一词,风情耿耿”(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评),词中女主人公是一个多么善良温厚而又多情的女性啊。

(艾治平)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