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贺新郎

辛弃疾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 ① 元龙:三国时陈登的字。《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耶?’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耶!'”② 孟公:陈遵字孟公。《汉书·游侠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大率常醉,然事不废。”③ 汗血:古代一种骏马。《汉书·武帝纪》太初四年:“贰师将军(李)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作西极天马之歌。”盐车:《战国策·楚策》:“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外阪迁延,负辕而不能上。” ④ 千里空收骏骨:《战国策·燕策》载郭隗对燕王言:“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期年,千里马之至者三。” ⑤ 中宵舞:《晋书·祖逖传》:“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越、奔放郁勃的感情,格调悲壮沉雄,发扬奋厉,是这首词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以情感人。古今中外的优秀诗作,无不充溢着激情。辛弃疾的这首词也是如此。辛弃疾与陈亮,都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怀有恢复中原的大志。但南宋统治者不思北图,因而他们的宏愿久久不得实现。当时,辛弃疾正罢官闲居上饶,陈亮特地赶来与他共商抗战恢复大计。二人同游鹅湖,狂歌豪饮,赋词见志,成为文学史上的一则佳话。辛弃疾的这首词,就是当时相互唱和中的一篇佳作。词中,作者坚持抗战恢复大业的热情和对民族压迫者、苟安投降者的深切憎恨饱和笔端,浸透纸背,正如周济所云:“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英雄语,无学问语。”(《介存斋论词杂著》)词人的这种慷慨悲凉的感情,又是运用健笔硬语倾泻出来的,因而英气勃郁,隽壮可喜。

周济还指出:“北宋词多就景叙情,……至稼轩、白石一变而为即事叙景。”(《介存斋论词杂著》)与以情为中心的就景叙情不同,即事叙景是以叙事为主干,以抒情为血脉,以写景作为叙事的烘染或铺垫。这首词的上片,便颇采用了即事叙景的艺术手法。在追忆“鹅湖之会”高歌豪饮时,以清冷孤寂的自然景物烘染环境氛围,从而深刻地抒发了词人奔放郁怒的感情。辛弃疾以忠愤填膺的抗战志士秉笔作词,其胸中沸腾的激情难以遏抑,不免直泻笔端。“老大那堪说。”开头一句便脱口而出,直写心怀,感情极为沉郁。“那堪”二字,力重千钧,意蕴极为丰富。当此之时,英雄坐老,壮志难酬,光阴虚度,还有什么可以言说!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以收复中原为己任的志士,胸中的烈焰是永远也不会熄灭的。因此,下面“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两句,拍合与陈亮的“同志”之情,以抒壮怀。“元龙”、“孟公”,皆姓陈,又都是豪士,以比陈亮;“臭味”谓气味相投,“瓜葛”谓关系密切。二人友谊既深,爱国之志又复相同,词人是引为快事的。不久前两人“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辛《祭陈同父文》),是大慰平生的一次相会,故在此词中津津乐道:“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词人时在病中,一见好友到来,立即相与高歌痛饮,彻夜纵谈。他们都是志在恢复,心无俗念,视富贵轻如毛发,正笑世人之重它如千钧。讨论世事时硬语盘空(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足见议论有力。这几句是他们会谈时情景的实录。因为写在词里,故顺笔插入自然景物的描写。积雪惊堕,状述二人谈吐的豪爽;孤月窥窗,衬映夜色的清寂。英雄志士一同饮酒高唱,雄壮嘹亮的歌声直冲云霄,竟惊散了楼头积雪。这种夸张的描写,把两人的英风壮概与狂放精神充分表现出来。着一“惊”字,真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然而,当时只有清冷的明月与两人相伴,论说国家大事的“盘空硬语”又有谁来倾听!在这里,抗金志士火一样的热情和刚直狂放的性格同积雪惊堕、孤月窥窗的清寂冷漠的环境氛围,形成了尖锐的对照,形象地写出了在苟安妥协空气笼罩南宋朝堂的情势下,个别上层抗金志士孤雁难飞的艰危处境。这样把写景与叙事胶着一体,更能充分抒写出翻卷于词人胸中的愤懑之情。正因为二人志同道合,所以夜虽已很深,他们仍“重进酒,换鸣瑟”,兴致丝毫未减。

如果说,词的上片主要是即事叙景,情与事俱,寄情于事,其奔放沸腾的感情融合于叙事之中,那么,下片则主要是直接抒怀,用直泻胸臆的赋体,抒写对南宋统治集团的强烈批判和“看试手,补天裂”的壮怀。词人尽情地驰骋笔力,敷陈其事,倾诉肺腑,写来笔飞墨舞,淋漓尽致。“事无两样人心别。”展望时世,山河破碎,爱国志士方痛心疾首,而南宋统治者却偏安一隅,把家耻国难全都抛在脑后。词人用“事无两样”与“人心别”两种不同意象加以对照,极其鲜明地刻画了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庸懦丑态,深刻地抒发了郁勃胸中的万千感慨。词人禁不住义愤填膺,向统治者发出了严厉的质问:“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神州大地,山河一统,自古已然,“合”时多而“离”时少。今当政者不思恢复,以和议确定了“离”的局面,是何居心!词语中凛然正气咄咄逼人,足以使统治者无地自容。雄健顿挫的笔力,加重了词的感情色彩,使其更富于艺术感染力。词人想到:神州大地要想得到统一,就必须重用抗金人才,可是当今社会却是“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当道诸公空说征求人才,但志士却长期受到压抑,正像拉盐车的千里马困顿不堪而无人过问,徒然去购置骏马的尸骨又有何用!词人连用三个典故,非常曲折而又贴切地表达了郁勃心头而又不便言明的不平。一个“空”字,集中表达了词人对朝中当政者打击排斥主战派种种行为的无比怨忿。笔力劲健,感情沉郁,意境极其雄浑博大。“正目断关河路绝。”词人触景生情,由大雪塞途联想到通向中原的道路久已断绝,悲怆之情油然而生。山河分裂的惨痛局面,激起了词人收复中原的热情。他想起了晋代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动人故事,想起了古代神话中女娲氏炼石补天的美丽传说,更加坚定了统一祖国的必胜信念,唱出了“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这时代的最强音。笔健境阔,格调高昂。用典如水中着盐,浑化无迹,从而丰富了词的意蕴,加强了形象的深广度。全词的意境也最后推向了高潮,给人以极大的艺术感染。

(薛祥生 王少华)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