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贺新郎

刘克庄

九日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贺新郎》这个词牌,适于抒写豪放的感情,辛弃疾经常采用,刘克庄也爱采用,《后村长短句》中竟有四十三首之多,在他的今存全部词作中占了百分之十六七,这也可以看作是刘克庄学辛弃疾的一个标志。此词题作“九日”,是重阳节登高抒怀之作。九月九日,我国古代向有登高饮酒的传统风习。故以“九日”为题的作品非常多。但逢节应景之作容易流于一般化,难得写出新意来,所以其中的佳作并不多。刘克庄这首重阳词颇有特色:“白发书生神州泪”,慨叹自己的老大和中原的沦陷,内容充实,感情深厚;“常恨世人新意少”一句,则恰恰从这种恨世人少新意的本身显示出了一点难得的新意。所以说,这首词是刘克庄的有代表性的一篇佳作。

首句如奇峰突起,很有分量。“湛湛长空”是登上高楼放眼天际,展现开阔的空间,而用“黑”字描绘黄昏时的阴暗,显然是用夸张的笔法表述心情的沉重。紧接着,以“更那堪”为枢纽,转出“斜风细雨”,笔调忽然变得细腻起来。“乱愁如织”,是说雨丝风片织成了烦乱的愁绪,连接得紧,比喻得切,充满了低沉的情调。而接下来的几句又以磅礴的气势扫荡了这种低沉。“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浩荡”二字,既写千崖秋色,也抒开阔胸襟,妙在一语双关。接下来,由“浩荡”转为“凄凉”的同时,立即用齐景公牛山滴泪的典故,通过反衬,说明自己由于感慨神州陆沉而滴下的忧国之泪,其性质与程度是难以比况的,于是这“凄凉”又立即转成了悲壮。牛山,在山东临淄,春秋时,其地属齐国。《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原来齐景公的牛山滴泪不过是贪生惧死而已,果然难以与忧国之泪相提并论。文章贵有波澜,如此跌宕顿挫,才能把胸中的感慨抒发透彻。

过片承“白发书生”进行发挥,从今昔对比中发出了深沉的叹息:“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杜甫曾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诗句赞美庾信,刘克庄借以抒写自己少年时的豪情才气,并进而突出如今的满怀家国之恨。下边更引出“常恨世人新意少”的名句。何以见得世人少有新意?“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这里用的是“孟嘉落帽”的典故。《晋书·孟嘉传》记载:“九月九日,(桓)温宴龙山,僚佐毕集。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之觉。”这件事成了后人津津乐道的典故。用典故贵有新意,大作家往往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以“孟嘉落帽”为例,杜甫《九日兰田崔氏庄》云“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苏轼《南乡子》云“破帽多情却恋头”,前者担心落帽而露出稀疏的短发,后者却说帽子恋头不肯落下,都是颇有新意的。刘克庄嘲笑世人缺少新意,这本身,也未尝不是一点新意。下边写饮酒,语颇颠狂,好像词句本身也浸透着几分醉态:“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作者以“白发书生”自称,已经“满怀萧瑟”了,那么,如何破除岑寂呢?只有赏花饮酒,聊自宽解。其实,萧瑟岑寂之感是破除不了的,仔细体味,这放达的词句之中仍然隐含着悲凉的情调。“鸿北去,日西匿”的结尾,写天际广漠之景物,与首句相呼应。江淹《恨赋》有“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之句,为此六字之本。“鸿北去”即鸿雁飞往远方,用“北”字,是取其仄声,且与“西”字属对,并非确指方位。

刘克庄为辛弃疾词集作序,有“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赞誉评论。他自己填词,也正是以此为目标,向辛弃疾学习的。眼界力求开阔,胸襟力求高旷,以达到雄健豪壮的格调,他的这一追求,在这首《贺新郎》里得到了体现。学辛词,如仅求其皮毛,则往往失之于“粗”,刘克庄有所警惕,很注意用“细”笔作穿插,这首词里的“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怕黄花、也笑人岑寂”等句就是把“大声”和“小声”结合起来,“欲托朱弦写悲壮”(《贺新郎》)的成功之例。

(王双启)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9 2: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