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词牌 四画
释义

词牌 四画

[天门谣] 双调四十五字,仄韵。句格与《朝天子》全同,仅第三句少一字。贺铸登采石矶蛾眉亭词以“牛渚天门险”起句,自改调名。

[天仙子] 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或云本名《万斯年》,后用为词牌。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三十四字,有五仄韵、四仄韵、两仄三平韵、五平韵数种;双调六十八字,仄韵。

[天香] 贺铸因其所作有“好伴云来,还将梦去”句,改名《伴云来》。双调九十六字,仄韵。

[木兰花]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唐五代人所作《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双调,有五十二字或五十五字等,仄韵。另为《玉楼春》的别名,因五代欧阳炯所作有“同在木兰花下醉”之句,故名。宋人所作实即《玉楼春》调。另有《减字木兰花》和《偷声木兰花》。后又演为《木兰花慢》,双调一百零一字,平韵。

[木兰花慢] 《木兰花》本唐教坊曲名,宋人演为慢调。双调一百零一字,平韵。

[太常引] 又名《太清引》《腊前梅》。双调四十九字或五十字,平韵。

[少年游] 又名《玉腊梅枝》等。双调五十字至五十二字,平韵。此调各家所作,前后段字数句法及用韵,颇有参差。又张先有《少年游慢》,双调八十四字,仄韵,与令词体制不同。

[风入松] 唐僧皎然有《风入松》歌,故名。又名《远山横》等。双调七十四字或七十六字,平韵。

[风流子]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有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三十四字,仄韵。双调又名《内家娇》,一百十字,平韵。

[凤归云] 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近代曲辞》载唐滕潜诗,七言四句二十八字,中有“曾将弄玉归云去”句,咏调名本意。后演为长调。敦煌写本《云谣集杂曲子》收长调四道,双调,七十八字至八十三字不等,平韵。诸家所校,于文字、断句说法不一。但此四首自属同一体。宋词有柳永二首,列在仙吕调者一百零一字,平韵;林钟商者一百十八字,仄韵。两者格律迥异,与敦煌词亦不同。

[凤栖梧] 即《蝶恋花》。

[凤凰台上忆吹箫] 取传说中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故事为名。又名《忆吹箫》。双调九十七字,平韵。

[凤箫吟] 又名《芳草》《凤楼吟》。双调一百字或一百零一字,平韵。

[月下笛] 此调始于周邦彦词,咏月下听人吹笛,故名。双调九十八字,仄韵,中间拗句似《琐窗寒》。南宋姜夔、张炎所作,九十九字或一百字,句律颇与周词异。

[月上瓜洲] 即《相见欢》。

[月上海棠] 又名《玉关遥》《月上海棠慢》。双调。有七十字、七十二字、九十一字诸体。仄韵。

[长相思]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因梁陈乐府《长相思》而得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等。双调三十六字,平韵。二叠韵。敦煌曲子词中有一体,双调四十四字,平韵,字句格律与前者全异,当是同名异曲。宋人演为《长相思慢》,双调一百零三字,或一百零四字,平韵。

[长相思慢] 又名《梦扬州》。双调一百零三字,或一百零四字,平韵。

[长命女] 又名《薄命女》。双调三十九字,仄韵。

[长亭怨慢] 为姜夔自制曲。词序言“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双调九十七字,仄韵。

[乌夜啼] 唐教坊曲名,有燕乐杂曲与雅乐琴曲两种,后用为词牌。又名《圣无忧》。双调四十七字,平韵。又有四十八字体,首句较前者多一字,或名《锦堂春》。此调与《相见欢》之别名《乌夜啼》者不同。

[六幺令]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一说幺是小的意思,因此调羽弦最小,节奏繁急,故名。又名《绿腰》。双调九十四字,仄韵。

[六丑] 双调一百四十字,仄韵。创自周邦彦。周密《浩然斋雅谈》记邦彦以此词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颇难唱,故以高阳氏之子六人,皆才而丑者比之,故名六丑。明杨慎以其名不雅,易名《个侬》。《词谱》另收《个侬》,为宋廖莹中所作词,以起句“恨个侬无赖”为名。双调一百五十九字,仄韵,与《六丑》非一调。

[六州歌头] 本鼓吹曲名,后用为词牌。六州指唐西边之伊、凉、甘、石、氐、渭诸州,每州各有歌曲,统名《六州》。歌头即引歌,也就是“中序”的第一章。宋人倚其声而创调。双调一百四十三字。平仄互叶,也有只叶平韵的。贺铸“少年侠气”一首,为同部韵平仄通叶。

[忆王孙] 又名《豆叶黄》《忆君王》等。单调三十一字,平韵。另一体又名《怨王孙》,双调五十四字,仄韵。

[忆君王] 即《忆王孙》。

[忆少年] 又名《十二时》《桃花曲》等。双调四十六或四十七字,仄韵。

[忆旧游] 双调一百零二字,平韵。

[忆仙姿] 即《如梦令》。

[忆江南] 即《望江南》。

[忆故人] 词本王诜因忆故人而作,故名。单调五十字,平韵。后宋徽宗命大晟府别撰腔,周邦彦为增出一叠,以王词首句而名为《烛影摇红》。

[忆帝京] 双调。有七十二字、七十六字两体。仄韵。

[忆秦娥] 世传李白首制此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又名《秦楼月》《碧云深》等。双调四十六字,分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词多用入声韵,上下片各一叠韵。

[引驾行] 此调有五十二字、一百字、一百二十五字诸体。五十二字体,即一百字体之前半,俱叶仄韵。一百二十五字体,平韵。

[丑奴儿] 又名《丑奴儿令》,即《采桑子》。

[丑奴儿近] 又名《丑奴儿慢》《采桑子慢》《愁春未醒》。双调九十字。叶韵方式颇有不同。有仄韵间叶一平韵者,如辛弃疾词;有通首平仄同部互叶者,如蔡伸词;有平韵间叶一仄韵者,如潘汾及吴文英词;有全首押平声韵者,如吴礼之词。

[水龙吟] 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亦有平韵之作。

[水调歌头]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人于上下阕中的两个六字句,多兼押仄韵。也有句句通押同部平仄声韵的。

[双头莲] 小令名《双头莲令》,双调四十八字,平韵。慢词有两体。陆游词双调一百字,仄韵。周邦彦词一百零三字,仄韵。郑文焯谓周词中脱一字,当为一百零四字,分作三段,一、二段形式整齐,为双曳头曲。周、陆两体句法多异,当各是一格。

[双双燕] 南宋史达祖自制词“过春社了”一首,咏双燕,即以为名。双调九十八字,仄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