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减字木兰花 秦观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这首词写一位独处高楼的女子深长的离愁。

起句陡峭,由情直入。“天涯”点明所思远隔,“旧恨”说明分离已久,四字写出空间、时间的悬隔,为“独自凄凉”张本。独居高楼,已是凄凉,而这种孤凄的处境与心情,竟连存问同情的人都没有,就更觉得难堪了。“人”可以理解为泛指,但也不妨包括所思念的远人在内,这与下片结句“过尽飞鸿字字愁”联系起来体味,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两句于伤离嗟独中含有怨意。

“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篆香,盘香,因其形状回环如篆,故称。两句是说要想了解她内心的痛苦吗?请看金炉中寸寸断尽的篆香!盘香的形状恰如人的回肠百转,这里就近取譬,触物兴感,显得自然浑成,不露痕迹。“断尽”二字着意,突出了女主人公柔肠寸断,“一寸相思一寸灰”的强烈感情状态。这两句在哀怨伤感中寓有沉痛激愤之情。上片四句,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笔法变化,而感情则怨愤沉痛。

过片从内心转到表情的描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在人们的意念中,和煦的春风给万物带来生机,它能吹开含苞的花朵,展开细眉般的柳叶,似乎也应该吹展人的愁眉,但是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这和辛弃疾《鹧鸪天》词“春风不染白髭须”同一机杼,都可谓无理而妙。“任是”二字,着意强调,加强了愁恨的分量。读到这两句,眼前便会浮现在拂面春风中双眉紧锁、脉脉含愁的女主人公形象。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结拍两句,点醒女主人公独处高楼的处境和引起愁恨的原因。高楼骋望,见怀远情殷,而“困倚”、“过尽”,则骋望之久,失望之深自见言外。旧有鸿雁传书之说,仰观飞鸿,自然会想到远人的书信,但“过尽”飞鸿,却盼不到来自天涯的音书。因此,这排列成行的“雁字”,在困倚危楼的闺人眼中,便触目成愁了。两句意蕴与温庭筠《望江南》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相似,而秦观的这两句,主观感情色彩更为浓烈。

张炎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词源》卷下)这首词正是清而有骨、意脉贯通的显例。全篇四韵,每韵均为一个四字句、一个七字句,这种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呆板,很容易造成各韵之间不相联属的断片结构。这首词却以一个“愁”字贯串全篇。首韵总提虚领,点明“天涯旧恨”,是“愁”的总根;次韵借物喻愁,写内心的痛苦;三韵借外形的描写进一步写愁绪之深重;四韵又从主人公对外物的主观感受写愁,并点明愁的直接原因,以“过尽飞鸿”不见音书,回应篇首的“独自凄凉人不问”,首尾呼应,一意贯串。全词基调虽偏于感伤,但并不显得柔靡纤弱,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怨愤激楚之情,特别是每韵七字句的头两个字(独自、断尽、任是、过尽),都用重笔着意强调,显出感情的强度力度,加上词采的清丽,读来便明显感到它的清而有骨了。

(刘学锴)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