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清平乐 孙光宪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清平乐

孙光宪

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 掩镜无语眉低。思随芳草萋萋。凭仗东风吹梦,与郎终日东西。

词相对于诗的一大优势,乃在于其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句式,这不仅使得词具有更多变的韵律形式,同时也更便于作者对读者的阅读节奏进行掌控。

“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忧愁之深,乃使人柔肠欲断。而又当早春已逝,仲春之时。愁缘何而起?皆因连理分枝,鸾鸟失伴,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又遭遇了一次无奈的离散。上片的几句,极写一个“愁”字,既写明了忧愁之深,又交代了忧愁的缘起,在句意上一句承一句,一句接一句,上句每设一事,下句即紧跟着对其进行回应或修饰,所用虽都是平常之语,既无四六对仗之精,又无律诗顿挫之力,但读来却使人感受到一种流动之美。这种流动之美产生的根源,从心理上来说,乃是由于文学作品的构制和读者的心理预期高度一致而造成的。正由于读者的阅读可以不受阻碍地沿着自己预期的方向顺利进行,故而他可以获得一种类似于直抒胸臆的快感。这里所说的“美”和“快感”,均是就美学的意义而言之,并非是看到别人忧愁伤感时的幸灾乐祸。

正因忧愁深重,故在词的上片里,孙光宪采用了一种流水式的抒情方式,他让这种分离之苦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而到了下片,这种抒情方式却有所节制。

“掩镜无语眉低。”具有实体性的主人公的出现,使得上文的浩叹式的伤感稍稍受到了阻滞。上文的对于分别的感慨和无奈到这里演变成了具体的动作。所谓“女为悦己者容”,相悦者既已分别,我还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西厢记·长亭送别》)呢?“掩镜无语”,活脱写出女子的愁容倦态,而“眉低”二字,却又使人不由自主地猜想起女子那“却上心头”的心中事了。

“思随芳草萋萋”,所谓“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楚辞·招隐士》),主人公现在的思绪,早已经随着那离去的人儿,远至于万里之外了。“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谢朓《王孙游》)如今春天已经过完了一半。季节的轮转如此迅速,人的生命岂不更是如此?不要说你现在还未归来,就算是归来,你看到的,还会是青春年华的我么?

可是现实的残酷之处,便在于它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纵使是千种相思,纵使是万般不舍,纵使是肝肠寸裂,纵使是骨销身残,分别也还是分别,离去的人儿也不会回到你的身边。万般无奈之中,主人公只好寄托于梦境了。“凭仗东风吹梦,与郎终日东西。”希望东风相助,将我这一缕梦魂,吹到我那思念的郎君身旁,伴随着他东西奔走,到那时,我们便真的是“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了!“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西洲曲》),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七哀》),只因为这同样无法实现的深深一愿,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无尽悲哀。

(刘竞飞)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2:5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