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思远人 晏幾道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思远人

晏幾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此首调名与词题合。小晏词多用直笔朴语,不加掩饰,不事雕琢,真情自然流露,故陈廷焯谓其“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白雨斋词话》)。此词则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于小晏为另一机杼。其实,无论是淡语浅语,还是丽句秾辞,只要有一片真情充溢其中,便可具回肠荡气的情致,何况小晏在含蓄深婉之中仍保持其纯朴真挚的特色呢!

起两句,写林叶转红,菊花开遍,又到了晚秋时候,闺中人不禁想念起远隔千里的行客来了。因感秋而怀远,点出主题。——“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两句交代了时间和空间,给下文留了铺展的余地。“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两句是客;“何处寄书得”,此句是主。鸿雁,随着天际的浮云,自北向南飞去。闺中人遥望渺渺长空,盼望归鸿带来游子的音信。“过尽”,已极写其失望之意了,由于“无信”,便不知游子而今所在,自己纵欲寄书也无从寄与。愈是失望,怀念愈是深切。

过片二句,语虽承上而意忽转折。弹洒不尽的那两行珠泪,还当窗滴下来——滴进了砚台中,就用它来研磨香墨。本来上片说到无处寄书,似乎已把话讲死了,下片一转,出人意表,另开思路。而这转折,却又是顺理成章的: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惘惘不甘,用意尤其深厚。孟郊《归信吟》有“泪墨洒为书”之语,炼意极精,每为后人所袭用,小晏词亦本此,而情真意足,写出小儿女的情态,巧而不纤,较诸“和泪濡墨”的套语自有深浅真伪之别。“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收语尤令人叫绝。闺人此时作书,纯是自我遣怀,她把自己全部的内心本质力量投进其中,感情也升华到物我两忘的境界。陈匪石《宋词举》有一段极为透辟的分析:“‘渐’字极宛转,却激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粘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红笺,都融进闺人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全词就“寄书”二字发挥,写以泪研墨,泪滴红笺,情愈悲而泪益多,竟至笺上的红色褪尽。语似极无理,然将闺人心事,扑入毫端,于无理中有至理存焉。用夸张的修辞方法,逐步托出感情的深化过程,这种手法在小晏词中并不多见。唐圭璋《唐宋词简释》称其“痴人痴事”、“慧心妙语”,可作总评。

(陈永正)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