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浪淘沙 李莱老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浪淘沙

李莱老

宝押绣帘斜,莺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柳色春罗裁袖小,双戴桃花。 芳草满天涯,流水韶华。晚风杨柳绿交加。闲倚阑干无藉在,数尽归鸦。

温庭筠有一首《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由于全篇只在“双双”“懒”“迟”等处透露了闺怨的消息,因而被论者推为深婉词作的代表。李莱老此词的上半阕显然受了温词的影响,也只有“双戴桃花”一语微露情思。不过,到了下半阕,又说“流水韶华”,又说“闲倚阑干无藉在”,又说“数尽归鸦”,整个看来,其微婉深曲虽不及温词,但由于作者既重视含蓄蕴藉,又无险涩之笔,所以它在具有言外之致的同时,倒也避免了晦涩。

与内容表达的含蓄深邃相一致,这阕词在人物形象的创造上,也尽量不用正面涂抹。词中人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情,一是善良美丽。集中反映主人公多情的句子,除了“双戴桃花”和“数尽归鸦”之外,还可以挑出“银筝初试合琵琶”“流水韶华”“闲倚阑干无藉在”等几句。不过,要从这些词句中看出主人公的丰富感情来,那是要下一番品味功夫的。比如,说“银筝初试合琵琶”与感情有关,就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弄筝鼓琴,实际上是用乐曲寄托她不尽的思念。至于女主人公的心灵与容貌,词篇表现得更为深曲。只有在对下列各句的揣摸中,才有可能接近作者的用心。“柳色春罗裁袖小,双戴桃花”写打扮,服饰与梳妆这样入时,自然是同人的娇美分不开的。“银筝初试合琵琶”一句透露了对艺术的精通,要是没有秀美聪慧的心灵,这一点是办不到的。此外,主人公看见天涯芳草,便有感于“流水韶华”,面对晚风杨柳,又有“闲倚阑干无藉在”(即无聊赖)的凄楚,都说明她是一个通灵俊秀的女子。

在情调的安排上,这首词前半阕近于秾艳,后半阕则较为淡远。在上半阕中,词用“宝押”(押,镇帘之物)“绣帘”写豪华的居处,用“莺燕谁家”写优美的环境,用“银筝初试合琵琶”写高雅的精神生活,用“柳色春罗裁袖小,双戴桃花”写精心的妆梳。越是把主人公的生活描写得花团锦簇,便越突出了她的唯一缺憾——爱人久旅不归。因此,她戴花必“双”,裁春衫一定要适时,都是她盼归心理的反映。而求侣觅双的莺燕一定叫她空添惆怅,那么“银筝”“琵琶”上的曲子,当然在诉说她的心思。到了下半阕,作者有意改变了字面的颜色。在这里,“芳草天涯”是凄迷的,“晚风杨柳绿交加”是晦暗的,“归鸦”是寂寞的,而“流水韶华”的感叹,“闲倚阑干”的情态,“数尽归鸦”的行为,又都是十分悲苦的。如果说,上半阕的艳丽是对主人公情绪的反衬的话,那么下半阕的暗淡,则是主人公心理的象征了。

(李济阻)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