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兰陵王(春恨) 张元幹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兰陵王

张元幹

春恨

卷珠箔,朝雨轻阴乍阁。阑干外、烟柳弄晴,芳草侵阶映红药。东风妒花恶,吹落梢头嫩萼。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寻思旧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驰道同载,上林携手,灯夜初过早共约。又争信飘泊? 寂寞。念行乐。甚粉淡衣襟,音断弦索。琼枝璧月春如昨。怅别后华表,那回双鹤。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词题“春恨”,在宋黄昇《花庵词选》中作“春游”,实际上是作者身经中原丧乱之痛,借以寄托国事的愁恨。全词分为三片,而意脉贯通。明吴从先《草堂诗余隽》李于麟云:“上是酒后见春光,中是约后误佳期,下是相思如梦中。”从词作结构来说,这样理解是可以的,但还是属于表层的。如果透过含蓄曲折的笔墨,深入探测其内涵,就会发现词人在南渡以后所寓寄的黍离之悲,故不能拘泥于泛泛的“春恨”。

词的开头“卷珠箔”二句,点出了环境与天气。“乍阁”,即初停。这是化用王维《书事》“轻阴阁小雨”句意。在一个春日的清晨,词人登楼卷起了珠帘,绵绵的阴雨刚刚停止,和煦的阳光已照楼台。全词的情与景即由此生发铺展。“阑干外”以下写楼上眺望的种种景象:如烟的柳条,在晴光中摇动;阶下绿油油的青草,映衬着芍药,呈现出一派盎然的春意。“烟柳弄晴”,并非专门咏柳,而是从此引起词人的悠扬情思。折柳送别,在汉唐以来已形成了一种社会风俗。周邦彦的著名词篇《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就是借咏柳而赋别情。眼前的柳丝依依有情,似乎又是送别之态。紧接着“东风”二句陡转,出现另一种物景。强劲的东风把刚长出来的花吹落了,烘托出一种凄然伤神的气氛。“屏山掩”三句,与上文目中所见回应,由景生情,实写词人的心境。“屏山”即屏风。“沉水”,即沉香。“中酒”即著酒。这里写出词人怕饮酒的心理状态,含蕴着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二片追思昔日游乐。换头“寻思旧京洛”,承上转下,从当前的伤春伤别,很自然地回想起过去在汴京的游乐情景。“京洛”,洛阳,东周、后汉两朝皆建都洛阳,故称“京洛”,兼京师与洛阳两义。这里是借指汴京。作者在《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中写过:“往昔升平客大梁,新烟燃烛九衢香。车声驰道内家出,春色禁沟宫柳黄。陵邑只今称虏地,衣冠谁复问唐装。伤心寒食当时事,梦想流莺下苑墙。”诗中所写思念故国的深沉感情,与词作主旨是一致的。不过词的写法比较含蓄婉转。一个“旧”字,蕴含着多么深刻的时代意念。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说:“南宋词人系心旧京,凡言归路,言家山,言故国,皆恨中原隔绝。”这里系念“旧京洛”,正是从中原隔绝的遗恨引起下文“往昔升平客大梁”的游乐情景,更增添黍离之悲。“正年少疏狂”三句,词人想起当年在汴京狂放不羁的生活。白居易诗:“疏狂属年少。”少年时征歌选色,外出游春的车马已准备好,只是催促着梳妆。油壁车,女子所乘;“催梳掠”,其中即有女子在。“曾驰道同载”三句,杂写游赏,不专主一时一事。驰道,即御道,皇帝车驾经过的道路。上林,秦汉时期为皇帝的花园,这里借指汴京的园林。“收灯毕,都人争先出城探春”(《东京梦华录》卷六),这是“灯夜初过早共约”的注脚。同载、携手、共约,情事如见,都是“年少疏狂”的事。至此,一笔写来,都是热闹欢快的气氛。可是,紧接着“又争信飘泊”!突然结束了上面的回忆,似断又续,极尽顿挫之妙。这使人仿佛从梦幻意识中回到清醒的现实,感情起伏,跌宕流美。“争”同“怎”。词人怎么能料想到往昔歌舞升平的汴京,如今已落在金兵的手中,而自己又过着逃难的飘泊生活呢?这种哀感从上面的欢快和畅的景象中转来,以欢愉的情调映衬离别后的孤寂,更显得凄楚难禁。

第三片从回忆转写别后相思,主要抒写离恨。“寂寞,念行乐”以下,紧承上文的“疏狂”到“飘泊”而来,注入对旧人的深切思念。“甚粉淡衣襟”三句,是悬想她已摆脱了歌笑生涯,而容色依然如旧日之美好。“琼枝璧月春如昨”一句,本于南朝陈宫中狎客为赞美张丽华、孔贵嫔等容色的诗句“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见《陈书·张贵妃传》。这三句,怀念旧人,同时也是怀念故都,写得迷离惝恍,而寓意亦约略可寻。以下过入别恨与相思。“怅别后华表”二句,借用典故,抒发人间沧桑之变,好景不长的深慨。传为陶潜作的《搜神后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止于城门华表柱上,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此二句用“怅”字领起,寄慨更深,语意明了而又委婉含蓄。结末“相思除是”二句,用口语写情,深婉真挚。“除是”,除非是的省略。这里词人把多少不易直接说出的别恨,统统倾注在酒杯里,痛饮尽醉方休。“向醉里、暂忘却”,犹如众流归海,不仅感情深厚,而且“辞尽意不尽”,言外含有眷念故国的无穷隐痛。这与李清照《菩萨蛮》“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的情意相近,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抒发爱国意念的词作,写得情韵兼胜,深婉流美,代表了作者的另一种词风——婉约的风貌。在艺术技巧上充分显示出组织结构的严密。全词上、中、下三片,从眼前伤春到追忆往昔,再转入现实相思,有铺排,有转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并用“别恨”一气贯串。尤其是过片处意脉连贯,情致婉转曲折。其次是寓别恨之情于清旷的境界之中,使蕴藉的词境显得既沉郁又婉丽。

(曹济平)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1: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