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八六子 秦观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八六子

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这是一首怀人之词,怀念他曾经相爱过的一个歌女。怀念情侣本是唐、五代、两宋词中常见的题材,但是由于作者的才情、际遇不同,虽是同样题材的怀人之词,还是出现了许多殊光异彩耐人吟诵之作。秦观这首词就是很有特色的。此词发端三句即很精彩。作者与所怀念之人相别已久矣,独倚危亭,忽睹芳草,因芳草之刬尽还生而联想到离情之缠绵郁结,难以屏除,只用一“恨”字作联系,设想与用笔均极为含蕴空灵,故周济誉为“神来之笔”(《宋四家词选》)。下边两句用“念”字领起追忆。“柳外青骢”、“水边红袂”,分写自己与对方离别时的情况。柳外、水边是幽雅的环境,青骢、红袂是鲜明的形象,当日情景,宛然再现,这是虚景实写。“怆然暗惊”一句,突然落到今日的现实,追忆的梦幻霎时惊醒,遂有无限凄楚之感,也含有离别已久之恨。

下片“无端”三句,再进一步追忆当时欢聚之乐。“无端”是不知何故之意,言老天好没来由,赐予她一份娉婷之姿,致使我为之神魂颠倒。“夜月”二句叙写欢聚情况,借用杜牧诗句以含蓄出之。(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如果直说,就浅露寡味了。(秦观《满庭芳》词:“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就显得浅露。)“怎奈向”三句(“怎奈向”义同“奈何”)叹惋好景不常,倏又离散。“素弦声断,翠绡香减”,仍是用形象写别离,有幽美凄清之致。“那堪”二句,忽又写当前景物,以景融情。“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是凄迷之景,在怀人的深切愁闷中,观此景更增惆怅,故用“那堪”二字领起。结尾“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又是融情入景,有悠然不尽之意。洪迈《容斋四笔》卷十三云:“秦少游《八六子》词云:‘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语句清峭,为名流推激。予家旧有建本《兰畹曲集》,载杜牧之一词,但记其末句云:‘正销魂,梧桐又移翠阴。’秦公盖效之,似差不及也。”洪迈指出秦观词此二句是从杜牧词中脱化出来是对的,但是他认为秦词不及杜词,论断并不公允。

秦观这首《八六子》词,若论艺术是很精美的。他写离情并不直说,而是融情于景,以景衬情,也就是说,把景物融化入感情之中,使景物更鲜明而具有生命力,把感情附托在景物之上,使感情更为含蓄深邃。张炎评秦观《八六子》词云:“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词源》卷下)“情景交炼”四字,很能说出此词的艺术特点。词中无论是叙写当前或追忆过去,都是用鲜明幽美的意象,如“危亭”、“芳草”、“柳外青骢”、“水边红袂”、“夜月一帘”、“春风十里”、“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飞花弄晚”、“残雨笼晴”、“黄鹂又啼数声”等等,而“青骢”、“红袂”、“素弦”、“翠绡”、“黄鹂”等,都是用颜色的字面,更增加彩色之美,使人仿佛看到一幅幅的画图,在幽美的景象中饱含凄楚之情。从章法来说,忽尔写当前,忽尔写过去,交插错综,颇似近来电影中所用的艺术手法。从用笔来说,极为轻灵,空际盘旋,不着重笔。从声律来说,《八六子》这个词调,音节舒缓,回旋宕折,适宜于表达凄楚幽咽之情,读起来觉得如听溪水从山岩中曲折流出的琤琮之音。秦观这首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洗练得非常精纯,这也是秦观所擅长的。张炎早就指出这一点,他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词源》卷下)《八六子》这首词,如果反复吟讽,确实使人感到是通体精纯,“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缪 钺)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