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念奴娇(还都后) 蔡松年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念奴娇

蔡松年

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碧,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嵬隗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这首词的上片,间接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官场的厌倦,为下片抒发隐居避世的生活志趣作铺垫。开头三句,说人生最得意事,无如饮酒读《离骚》。“痛”字,“笑”字,相排而出,奠定了激越旷放的基本情调。夷甫是东晋名士王衍的字。顾恺之《夷甫画赞》称“夷甫天形瓌特,识者以为岩岩清峙,壁立千仞”。王衍清雅有才气,而随时俯仰,唯谈老庄为事。后为石勒所杀。死前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西州扶病”,用谢安故事。谢安为东晋名臣,文才武略兼备,尝有天下之志。淝水大捷后命将挥师北进,一度收复河南失地。然终因位高招忌,被迫出镇广陵,不问朝政。西州在今南京市区西南面,为晋扬州刺史治所。太元十年,谢安扶病舆入西州门,不久病逝。词中称引这两个历史人物,表现了作者矛盾的心理情绪。他对王衍的回避现实祖尚浮虚有所不满,对谢安的赍志以殁深表同情和怨愤。但是谢安所以不能施展才识,乃时势所限,朝廷中的倾轧排挤,使他不得不激流勇退。作者徘徊在出世与入世、积极与消极的边缘,他选择的正是他所不满的人生道路。饮酒读《离骚》,是消化内心块垒的手段,而隐居避世,则是作者引领以望的平安归宿。“五亩苍烟,一丘寒碧”,盖指词人所经营的镇阳别业。“五亩”“一丘”,皆借指退隐之所。白居易《池上篇》诗序略云于洛阳履道里西北隅营宅为退老之地,诗云:“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故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诗“中有五亩园,花竹秀而野”,又《六年正月二十日……》诗“五亩渐成终老计”,都用此典。松年《水调歌头·送陈咏之归镇阳》,有“共约经营五亩,卧看西山烟雨”之句,同此。“一丘”用《汉书·叙传》:“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苍烟”“寒碧”,总写别业园林山水草木之秀润。“岁晚忧风雪”是有感于现实的忧患意识。这既是现实的折映,又有历史的借鉴。这种对家山的怀想,置于两个历史人物的中间,仿佛是压抑不住的潜意识,也正反映了他徘徊歧路的精神状态。

下片正面抒写归隐之志和超脱之乐。换头借梦生发,一苇飞渡,由京都到镇阳别墅,也等于由现实到理想。镇阳别墅有萧闲堂,作者因自号萧闲老人。桂花飘香,酒浇垒块,知己相聚,清谈赋诗,人生如此,可谓毫发无遗恨。(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毫发无遗恨。”)这是作者所勾画的暮年行乐图。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无以冰炭置我肠”,廖莹中注引郭象《庄子注》:“喜惧战于胸中,固已结冰炭于五藏矣。”这两句词说胸中杂有相矛盾的喜惧之情,不平之气,遇酒(“春风”谓酒。黄庭坚《次韵杨君全送酒》:“杯面春风绕鼻香。”)都归于消灭,无喜亦无忧。结句回到诸公相聚唱和的背景上来。胜日神交,古今同致,王羲之《兰亭集序》又何必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呢!

这首词上下两片,情绪相逆相生。上片悲慨今古,郁怒清深;下片矫首遐观,入于旷达自适之境。其实胸中垒块并未浇灭,不过用理智的醉意暂时驱遣,强令忘却,故旷达中时露悲凉。

词的前、中、后三处,提及三个东晋名士,虽非咏史,却得园林借景之妙。明人计成《园冶》谓,“园林妙于因借”,诗词用典之妙,与此相通。蔡松年虽然官运通达,毕竟是南人北来者,于现实是非不得不有所规避。“至今悲感前杰”一句,不仅是对谢安的赍志以殁表示痛惜,亦有吊古伤今古今同愁的悲慨。词中并不直接褒贬现实,而“隔篱呼取”,寓主意于客位,提示而不露圭角。

张宗橚《词林纪事》引范文白语曰:“此公乐府中最得意者。”蔡松年词品,有两大源头,一是他在词中反复道及的“东晋奇韵”,二是东坡乐府的清旷词风。这首词用韵追和苏轼,用典取诸东晋,联系整个《明秀集》来看,不是偶然的。这首词的音调清雄顿挫,有敲金戛玉之声。“五亩苍烟,一丘寒碧”, “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净洗铅粉,别作高寒境。况周颐《蕙风词话》谓“全词清劲能树骨”,这首词不仅可以视为蔡松年的代表作,置诸《中州乐府》,也是很有代表性的。

(张仲谋)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