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浣溪沙(感别) 刘辰翁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浣溪沙

刘辰翁

感别

点点疏林欲雪天,竹篱斜闭自清妍。为伊憔悴得人怜。

欲与那人携素手,粉香和泪落君前。相逢恨恨总无言。

这首抒发离情的小词,写作背景未详,从词的内容来看,当是男女之间的离别。

首两句点明离别时、地。时间是“欲雪天”的寒冬季节。(上云“疏林”,知非春雪。)地点是“竹篱斜闭”的乡野居处,周围是点点疏落的树林。“疏”,即突出冬季万木凋谢的萧瑟景象。树林、雪候、竹篱,这是对客体的单纯描绘,“自清妍”,则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体审美观照。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有句云“江云有态清自媚”,写江云清媚自具,一“自”字显出多少兀傲清峭的风范!刘辰翁词的“自清妍”似胎息于此。妍,即美的意思。但苏轼诗句是为了映衬他贬官黄州时“倒冠落佩从嘲骂”的狂放态度,而刘词却为反衬离情:居处清者自清,妍者自妍,但不管人间离别,以无情反衬有情之悲。两句又用轻笔淡笔画出疏丽画面,为离别设景,这在其他离别词中还不多见,格调颇高。

点明时、地后才出现主角。“为伊”句妙在一笔双提,男女合说。这句的主语自然是女方,但“伊”与“人”实皆指男方。“为伊憔悴”显系从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而来。这句是说:女子因男方离别而悲哀伤身,形容憔悴,然而因此更引起男方的爱怜。

过片“欲与”两句,上句主语为男方,下句主语为女方。“欲与”虽换笔写男方,但仍绾合女子,“那人”“素手”(素手,特指女子洁白的手)即是;而且文气衔接:何以“欲与携手”?正是紧承上片“得人怜”,也是“怜”的具体表现;眼看要分“手”,偏写紧握素手,依恋不忍之情,溢于言表。“粉泪”者是女子,“君”又指男方。泪洒情人之前,一则承上两句,感其“怜”,感其“携手”,二则直逼结句离情。

总之,“为伊”以下三句,主语从女方到男方,又到女方,错落有致,笔触多变,但每句都一笔双绾,兼写对方;同时,文情层层推进,因果钩连,异常细密:因憔悴而得怜,因得怜而携手,因携手而感泪。而词句的直率朴实,反而显出感情的深沉诚挚。

结尾“相逢”一句,才知男女双方的这次分袂,原是别后重逢而又告别在即,他们的心理上正经历由长期离别之恨,转而重逢之喜,却又跌入更长离别的痛苦。这重逢之喜恰恰加深了重别之悲。于是——“恨恨总无言”。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刘词情景与之仿佛。无言之恨正是恨的极致,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以通俗白描的语言,写细腻婉曲的离别心理,以淡雅简练的笔致,写深挚厚重的男女情愫,是这首小词的特色。其实,这也代表刘辰翁一部分词作的共同特点:善用常语、淡语、轻语而写出情致宛然的意境。

(王水照)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