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浣溪沙 赵可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浣溪沙

赵可

抬转炉熏自换香,锦衾收拾却遮藏。二年尘暗小鸳鸯。

落木萧萧风似雨,疏櫺皎皎月如霜。此时此夜最凄凉。

这是一首反映爱情生活的小令。词中的主人公是谁?作者并没有明言,但细细体会词意,可知主人公是位女性。从她亲自换香,收拾锦衾,以及词中表现出的女性那特有的寂寞感和细腻的心理特征,都说明了这一点。而且,这位女主人公和被怀念的人不像是正式的夫妻关系。古典诗词中,妻子怀念离家远出的丈夫,从来是大大方方、明明白白的,不必像词中女主人公那样闪闪烁烁、遮遮掩掩。看来,这位女主人公很可能是一位特殊身份的人物(如青楼歌妓之类),两年前,她曾与一位文人有过一段爱情生活,这在封建社会中也是常见的现象。小令由于篇幅限制,只能选取一件事、一个环境来表现,把感情高度浓缩在里面。这首词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精细的观察和精巧的构思,抓住了女主人公特定的环境、特别的举动、特殊的心理。

这是秋季的一个夜晚,与两年前的某天相近,或许就是同一个日子,富于纪念意义。女主人公搬来转炉,亲自换上好香,把锦被整理得干净熨帖、香气馥郁,奇怪的是并不用作铺盖,而是把它小心地遮盖掩藏起来。那锦被上绣的一对鸳鸯,毕竟因过了两年的时间,积了灰尘,变得暗淡了。这里,词人通过女主人公在特定环境里的特定举动,透现出她特殊的心理。转炉是一种可以转动的熏香炉,由于构造精巧,无论怎么移动,香都不会洒出,从考古出土的实物来看,熏被用的转炉很小,根本用不着词中的那个小心翼翼的“抬”字。女主人公在整理锦被时亲自动手,精心细致得有些过分,这说明锦被是她极为心爱和珍视的物品,她对此怀有特殊的感情。这床锦被是她与恋人当年欢好的见证,而那对“小鸳鸯”,也是他们爱情的寄托和象征。可以进一步推想,当女主人公“遮藏”锦被时,一定凝眸注视这对灰暗的“小鸳鸯”很久,追昔抚今,而珠泪暗弹——无情的灰尘既蒙在“小鸳鸯”上,更厚厚地蒙在她的心上。这个“二年尘暗”是双关语,是一种暗示,暗示他们的爱情很难有复萌的希望。因此,女主人公特殊的暗淡心理便影响了她对周围景物的感受。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词的下阕正是通过景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主人公的心理表现。客观地看,这本是一个令人心爽神怡的秋夜,皎月当空,天高气清,金风飒飒,叶落有声,正是步庭赏月、极富诗意的时刻,而在女主人公的感觉中,却变成了凄风苦雨的夜晚。“落木萧萧”,语出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杜甫的诗句悲壮,词中的意境却是凄凉。“月如霜”,似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化来,李白是思乡,这里却是怀人。总之,风吹叶落,主人公的感觉是风雨交加;月透窗櫺,主人公的感觉是冰冷如霜。对比两年前的此时此夜——那两相恩爱、情意绵绵的夜晚,这一切使人倍感孤独、寂寞、惆怅:“此时此夜最凄凉”!这种融情入景的手法,美学上称作“移情”,即把人物的主观感情移入客观景物之中,使客观事物也带上强烈的主观情感。赵可的这首《浣溪沙》便是“移情”使用得十分精当的一例。另外,如前所说的象征和暗示手法也很有特色,使这首小令诗味隽永、言浅而意深。

(毛 庆)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