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浣溪沙 薛昭蕴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浣溪沙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薛昭蕴不是画家,但他这首《浣溪沙》却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

词的上片写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沙滩上鸥迹成行。描绘出了渡头的苍凉、寂寞。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佳人。这三句给我们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暖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佳人的身影,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但这些并没有使场面热闹起来。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第三句“整鬟飘袖野风香”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当我们读到这一句时,心里自然而然地会问:她为什么站在渡头野风中?她是在观赏景致,还是要摆渡?她是在等候同伴,还是在盼望远行者的归来?或者都不是。“整鬟”,在这里不仅有整理髻鬟的意思,它实际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

在一首词中,过片是很重要的,历来为词家所重视,张炎《词源》说:“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薛昭蕴这首《浣溪沙》的过片:“不语含嚬深浦里”,完全符合这个要求。“不语含嚬”的人就是上片“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嚬”呢?“不语含嚬”的下文会是怎么样?这是启下,也是词人给我们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的“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这里并没有注家所讲的佳人要“放船自适”、“临流往返”的意思。还有,“愁煞”的“煞”是表示极甚之辞,但“愁煞”在这里不过是借不相干的人来烘托,指棹船郎亦受其感染,同情她,愁的分量是很轻很轻的。词的最后一句,拓开一层讲,“燕归帆尽水茫茫”,是说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至此,方始点明了怀人的主题,暗示了佳人的痴情和痛苦,也解开了上文一个又一个的悬念,结束了全词。

最后一句,从表面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着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这较之温庭筠《梦江南》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之说破了更有味些,也更耐人寻思些。

(马兴荣)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