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浣溪沙 晏幾道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浣溪沙

晏幾道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遏云声里送离觞。

才听便拚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曲终敲损燕钗梁。

抒写别情离恨,是古典诗词中熟见的题材。要写好一首送别词,除了要有真挚的感情外,往往还须借助于新巧的艺术构思和特异的艺术手法。像小晏这首《浣溪沙》词,着力去描写歌女唱曲的优美动人,从侧面托出悲离伤别的命意,虚实相生,情文并茂,吐弃陈词套语,便成妙构佳篇。

首句“唱得红梅字字香”,语甚绮丽。“红梅”,当指歌女所唱的曲词。汉横吹曲有《梅花落》,多述离情。至唐白居易《送滕庶子致仕》诗云:“犹听侍女唱《梅花》。”宋人歌筵中多唱曲子词,宋词有《落梅花》《梅花引》《小梅花》等调。本词着一“红”字,便添色彩。“字字香”,极言歌者声情之美。由乐曲之名联想到真正的梅花,又以红梅之香比喻乐声,听觉与视觉、嗅觉交织起来,这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字字皆香,声声俱美,可想见歌女此时情愫。隽言秀句,无怪元人郭豫亨竟袭取“梅花字字香”名其诗集了。次句“柳枝桃叶尽深藏”,反衬补足首句。“柳枝”,指《杨柳枝》曲。古横吹曲有《折杨柳》。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后世翻此曲者,亦多写离别行旅之情。“柳枝”,亦歌女名,见李商隐《柳枝》诗序。“桃叶”, 《古今乐录》载,晋王献之爱妾名桃叶,缘于笃爱,献之临江相别时作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收入乐府,名《桃叶歌》。词中柳枝、桃叶,语意双关。亦人名,亦歌名,又与首句“红梅”字面相应。句意谓其他歌女及所唱的曲子都远不及这位姑娘和她的“红梅”曲。“遏云声里送离觞”,于上片歇拍处小结。“遏云”,谓歌者声调高亢激越,使天上的行云为之而停止。《列子·汤问》载,歌者秦青相送薛谭,“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送别之词用此典,亦甚工切。“送离觞”三字,始点出歌筵送别的本意。

过片二句,分别从行人与歌者两方面来写:被送的人才听到她的歌声,便感情激荡,不禁泪湿衣袖;而女子欲歌之时,早从她那修长的眉黛中,流露了脉脉深情。“便拚”、“先倚”二语极炼。“拚”,有甘愿、不顾惜之意。行人知道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那就索性让泪水流下来吧。“倚”,有依靠、凭仗之意。女子巧画长眉,宜颦宜笑,若是画作“远山眉”时,就更勾起人的离愁别恨了。“才听”二句,写出行人与歌者早已心意相通,故就更容易被歌声感染。“曲终敲损燕钗梁”,这是全词精绝之笔。“燕钗”,饰以玉燕的钗。行人听歌时以玉钗按拍击节,当人的感情正被激发到最高潮时,歌曲戛然而止,不觉敲损了钗梁,可见其激赏之至。《世说新语·豪爽》载有王处仲(敦)咏歌时以铁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之事。韩偓《闺情》诗也有“敲折玉钗歌转咽”之句。本词暗用前人故实,而又自然贴切。钗梁折断,亦暗示有“分钗”之意。古人离别时有分钗的习俗,把钗分拆两股,各持其半,以为纪念。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即记此事。本词写曲终人别,敲损钗梁,以表达离人的凄绝之情,其味更是有余不尽了。

(陈永正)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