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浣溪沙 晏幾道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浣溪沙

晏幾道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唐宋诗词中,柳枝常常用作歌伎舞女的代称。这首小令所歌咏的柳枝,大约就是这类“冶叶倡条”中的一位。词人对她是极赏爱的,充满着关切之情。

首句明点时令。“碧城”是丛丛柳树的形象化比喻,南宋李莱老《小重山》词“画檐簪柳碧如城”之句可证。起句从容自在而又明快轻灵,给人以和煦的春风飘然而至的感觉,而“碧城”的字面又造成重翠叠碧的视觉印象,故虽平直叙起,却有鲜明的形象感。次句“绿相迎”应上“到碧城”,不仅画出了柳枝迎风飘拂、如有情相迎的动人意态,突出了和风的化煦作用,也传出词人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景象时欣喜的心情。第三句“舞烟眠雨过清明”以概括之笔收结上片。柳枝在暮春的晴烟轻霭中飘舞,在暮春的霏霏丝雨中安眠,在梦一般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了清明三月天。“舞”字“眠”字,一写动态,一写静态,都能得柳枝之神理,前者见其春风得意,后者见其恬静安闲。

上片从和风拂柳写到暮春烟柳,按照时序写出了柳枝在春风细雨的环境中生长繁茂的过程,展示了她的青春美和意态美,特别是“舞烟眠雨过清明”,更是何等风流蕴藉、温馨旖旎,让人自然联想起青春少女所度过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下片仍承上对柳的美盛作进一步渲染。美人对镜梳妆,爱把双眉画成柳叶的形状,歌楼宴席上演唱的清歌也用柳枝作为曲名。词人巧妙地借柳叶眉、《柳枝》曲的流行来渲染柳枝的声名,“偷”、“借”二字,把被“偷”、被“借”的柳放到备受歆羡的位置上,可谓尊崇之至。

“晚秋霜霰莫无情!”结拍陡然捩转,作变徵之声,这是词人对柳枝将来命运的忧虑。在春风得意之时预想到“晚秋霜霰”的无情摧残,这仿佛有些突然,但却正透露出词人对自然、对人生已经有了类似的体验。由于有前面对柳枝青春美盛情景的层层渲染描绘,这陡转作收便格外显得情深语重,引人注目,令人感慨。

词中所咏的是“物”——和风细雨中盛极一时的柳枝,也是“人”——青春年少、红极一时的歌伎舞女。人与物,借助形象上的比拟和联想,借助环境与命运的相似相关,很自然地浑化为一体。但柳枝的形象似乎还概括了更广泛的人生体验,包括词人自身的命运。作为一位贵公子,词人年轻时也经历过富贵风流的生活,后来却落拓潦倒、沉沦下位。这种先荣后悴的身世,使他对人间“霜霰”的无情有一种切肤之痛,因而对“柳枝”的命运也就有一种特殊的关切。

跟后来周邦彦和南宋某些词人刻画精工、巧为形似之言的咏物词不同,小晏的这首柳枝词对柳枝的形象并没有多少描绘刻画,只以概括虚涵之笔稍作点染,更多的却是深情的咏叹。读来只觉通体空灵,而无咏物词常见的滞累拘执之病。

(刘学锴)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