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洞仙歌 李元膺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洞仙歌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本篇旨趣,小序已表白清楚,意在提醒人们及早探春,无遗后时之悔。然而,若许以“独识春光之微”(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评),却又不然。因为词有所本,唐杨巨源《城东早春》云:“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亦云:“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均先得此意。不过,同样意思发而为词,以比兴手法出之,仍饶有新意。

序云:“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上片即分写梅与柳,均早春物候。隆冬过尽,梅发柳继,词人巧妙地把这季节的消息具体化在一个有池塘的宅院里。当雪云刚刚散尽,才放晓晴,杨柳便绽了新芽。柳叶初生,形如媚眼,故云:“杨柳于人便青眼。”人们在喜悦时正目而视,眼多青处,故曰“青眼”。二字的运用不惟象形,又赋予柳以多情的人格。与柳色遥遥相映(“相映远”)的,是梅花。“一点梅心”,与前面柳眼的拟人对应,写出梅柳间的关系。盖柳系新生,梅将告退,所以它不像柳色那样一味地喜悦,而约略有些哀愁,“约略颦轻笑浅”。而这一丝化在微笑中的几乎看不见的哀愁,又给梅添了无限风韵,故云“更风流多处”在梅不在柳。如此妩媚的拟人,如此细腻的笔墨,写得“意味最深”。

过片即用韩诗“最是一年春好处”意,挽合上片,又开下意,即“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小艳疏(淡)香”上承柳眼梅心而来,“浓芳”二字则下启“百紫千红”。清明时候,繁花似锦,百紫千红,游众如云。“花正乱”的“乱”字,表其热闹过火,反使人感到“无复新意”,它较之“烂漫”一词更为别致,而稍有贬意。因为这种极盛局面,实是一种衰微的征兆,“已失春风一半”。当此之际,特别使人感到韶光之宝贵。所以,词人在篇终向“探春者”殷勤致意:“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这里不仅是劝人探春及早,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盖早春容易让人错过,也有气候上的原因,春寒料峭,自然不如春暖花开的为人喜悦。作者却以为,“春寒”也自有意趣。这时更宜杯酒,一旦饮得上了脸,通身也就暖和了。这种不无幽默的风趣,是前举唐诗所没有的。

(周啸天)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