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洞仙歌 戴复古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洞仙歌

戴复古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着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 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一笑且开怀,小阁团栾,旋簇着、几般蔬果。把三杯两盏记时光,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

〕 ① 画城、簇簇:画城,形容城市繁华,美丽如画。簇簇,密集的样子。 ② 煞远:很远。当时口语。 ③ 抵死:极度,尽量。当时口语。 ④ 小阁团栾:小阁,酒店中的雅座或阁楼。也指设有围幔的单间。团栾,本意为圆,此处指圆桌。 ⑤ 旋簇着:很快地铺陈着,当时口语。⑥ 这句写呼妓唱曲,是宋代酒肆光景之一。《梦粱录》卷十六载:“诸店肆俱有厅院廊庑,排列小小稳便阁儿,吊窗之外,花竹掩映,垂帘下幕,随意命妓歌唱,虽饮宴达旦,亦无厌怠也。”

这首词的作者戴复古,一生没有进入仕途,平时生活,非常清苦。他的词作不多,风格接近他的老师陆游。其主要内容之一,是歌唱自己的“一片忧国丹心”(《大江西上曲》)。明代毛晋《石屏词跋》称戴复古:“性好游,南适瓯闽,北窥吴越,上会稽,绝重江,浮彭蠡,泛洞庭,望匡庐、五老、九嶷诸峰,然后放于淮泗,归老委羽之下。”可见他浪游江湖的时间很长。《四库全书提要》盛称他的《赤壁怀古》词,以为“豪情壮采”不减苏轼。可见他是属于豪放派的词人。

这首《洞仙歌》写得很别致,运用清新俚俗的语言,以素描手法对酒肆风光加以绘写。词中的主人公,也恰恰是作者自己,所以使人读了之后,仿佛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和作者一道分享市楼呼酒听歌、驱遣旅途劳累的快乐。作者浪迹他乡,为了消除客居中的清寂,自然会想到寻找一个暂且开怀的所在,这个场所,自然便是酒肆了。时节已近重阳,金黄的菊蕊都已绽开了。作者漫步在闹市里,忽然听到卖花人的叫卖声,词就从这里写起。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着重阳怎虚过。”这三句写卖花人担着初开的黄菊走来,边走边叫卖:“重阳快到了,不要虚过呀!一年一度,怎好不买点菊花赏赏呢?”其人其声,就在眼前,写得非常逼真。作者在卖花声中点明季节,落笔非常自然。接着以“看画城”三句,表明此刻并没有买花,他纵目街头,只见繁华的大街上,高楼拥簇,整齐壮观,到处有酒店歌楼。作者思忖着取笑自己说:“在这样红尘世界,宝马香车,来来往往,怎奈没有个好处所安排我啊!”下片“家乡煞远哩”三句,紧接上片。作者徘徊良久,随意观赏了一会儿,继续叮嘱自己说:“家乡可隔得远哩,尽着思量,真是枉自把眉头锁得紧紧呵!”思量到此,这才爽然一笑,赶紧找个合意的所在。下面“一笑且开怀”三句,是说自己进了个酒店,选上个小阁儿,定了个雅座,坐在圆桌的席位上。很快地酒保摆上了几盘时果和菜蔬,筛上了酒。为了喝上个三杯两盏度过这重阳时光,作者不但开怀畅饮,还想听支曲儿,助助酒兴。结句:“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把酒肆饮酒的心情,写得极为欢畅。这在当时,是非常符合作者的身份和环境的。唱曲佐酒,在唐、五代、北宋时期的酒店里,早有这种风气,唐代的旗亭,北宋的樊楼,都是“征歌侑酒”的场所。南宋也不例外。歌唱者不少是民间艺人,或寄身乐队的妙龄女郎,她们备个折子,任人点曲,名为清唱。作者用点唱两句,作词的结语,使得酒市风光,历历在目,更加使人有亲临此境之感。

全词的特点是:写得活、想得活,通俗语言用得活。在语言操纵方面,不落常规,吸收了大量的群众口语,绘声绘影,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语言的本色化和格调上群众化方面,已略似后来元代的散曲。在艺术造诣上,打破南宋一般词人炼字铸调,追求形式上的醇雅的习气。所谓俚言俗语,一经点化,便成妙谛,正是这首词的长处。

(马祖熙)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3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