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倾杯 柳永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倾杯

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吟似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柳永羁旅行役之作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很为出色,尤其擅长写秋景。他常以宋玉自比,在词中倾吐哀曲,清寂的山光水影,凝聚着他个人落拓江湖的身世之感,构成一幅幅秋日行吟图。在表现手法上,因调而异,变化多端,有的用直笔,有的多曲折,有的两者兼备,在本词,乃是一首纡回曲折的游子悲秋吟。

起首两句描绘洲渚宿鸟,对偶工整。清沈祥龙《论词随笔》云:“有对起之调,贵从容整练。”“落”字、“横”字形容鹜鸟飞下和雁字排列的状态,这是秋江暮色。“分明画出”和“正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之“洗”字,均为形容黄昏江上雨后清冷景象,着重绘出“秋色”。此处纯为写景,但江上行客的愁思,已隐然言外。“暮雨”三句,以小舟晚泊江边作为背景引出行客;小舟是行客所乘,夜泊指停舟的时间,苇村山驿点出投宿之处乃荒村驿店。满面风霜的行客形象,透过秋江暮色呈现在读者眼前。

“何人”两句,展开山村夜景,月明风紧,传来羌管悠悠,吹出无限幽怨,李益诗有云:“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真乃闻曲生怨。词人在《戚氏》中说:“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直接铺叙客地月夜忆旧,而这里却是以设问提起,借笛声以抒旅怀。“离愁万绪”四字说到正题,揭出行客内心活动,接着以“蛩吟似织”烘托离愁,姜白石词云:“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亦是借蟋蟀声以托出怨情;唧唧虫声、悠悠笛音,触发起行客无限愁绪,由此引出下文。

换头“为忆”之句,触景而生情,抒写别后思念,亦即《迷神引》中所说:“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惟此处口气比较婉转。“忆”字写思恋之情。以下再诉关山阻隔,鱼雁难通,从而反映出内心的焦虑。“想绣阁”三句,就对方设想,伊人深居闺房,怎能体会出行客漂流天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处。这是从杜甫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化出,语意委婉。“楚峡”三句,转笔归到目前境遇,前句暗指歌舞消歇,后两句即“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之意,说明往昔“暮宴朝欢”都已烟消人散,如今孤村独坐。惟有对月自伤。写得柳暗花明,不冗不复,自是慢词作法。

末尾两句,以景结情,与《玉蝴蝶》歇拍“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笔法近似。遥望京华,杳不可见,但见远峰清苦,像是聚结着万千愁恨,“目断”与“立尽”都是加强语气,在这幅秋景中注入行客自身的感情色彩,藉以透露相思之意、怅惘之情。

(潘君昭)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