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行香子 李清照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行香子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此词《历代诗余》题作“七夕”,借咏牛女事抒写人间离恨,可能是清照同丈夫赵明诚离居时所作,具体年代则难以确定。

每年七月七日夜里,人们看见银河两岸的织女星和牵牛星,想起关于他们的美丽传说,想到他们长年离别的不幸遭遇,无不欷歔感叹。对于此时正亲尝别离之苦的作者说来,当此之夕,她的心自然更加不能平静。此词一开头,我们就听到她的叹息之声。“鸣蛩”,又名吟蛩,即蟋蟀,写它与梧桐,都是在写静夜:夜是那么静,草丛中蟋蟀的叫声是那么清晰,连梧桐的叶子掉在地上也能听到。这两句全写听觉,梧桐叶落不是看见而是听到的。寒蛩哀鸣,梧叶凋落,这凄清之景,不仅增强了下句的感伤情调,而且给全词笼罩上一层凄凉的气氛。“正人间天上愁浓”是作者仰望牵牛、织女发出的悲叹。“天上”暗点出牵牛、织女。七夕虽为牛、女相会之期,然而相会之时即为离别之日,“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晋苏彦《七月七日咏织女》),倾诉一年来的别离之苦,想到今夜之后又要分别一年,心情自然痛苦。“人间”包括作者和一切别离中的男女。想到牛、女今夜尚能相见,自己却无此机会,而且,他们之中,有的可能已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处在别离之中,内心的悲愁,可以想见。“愁浓”二字,包含着无限辛酸。

望着银河,望着银河边的云、月,作者陷入更深的沉思,在幻觉中进入了想象中的天上世界。“槎”是用竹木编成的筏子,可以渡水。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了一个传说:据说天河(银河)同海相通,从前有人做了大木筏,上面建造了房子,乘着它从海上出发,航行十余天,到了天上,见有城郭房舍,非常壮丽,望见织女在宫中织布,牵牛在天河岸边饮牛。作者也想去到天上,既是为了去劝慰牛、女,也以自慰,但转念又想,天宫以月为地,以云为阶,重重关锁,即使她像昔人那样乘槎去到天上,又乘槎回来,也不能同织女、牵牛相逢。杜牧《七夕》诗云:“云阶月地一相过(此字读阴平),未抵经年别恨多。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词意本此。这几句字面虽写天上,用意则在人间。“关锁”而至“千重”,极言阻隔之深,致使有情男女不得会合团聚。

下片引神话传说写牛、女事,仍是作者仰望银河双星时浮现出来的想象中的天上世界。传说夏历七月七日夜群鹊在银河衔接为桥渡牛、女相会,称为“鹊桥”,也称“星桥”。唐李商隐《七夕》诗“星桥横过鹊飞回”,所咏即此。“驾”,这里意同架。分别一年,只得一夕相会,离情别恨,自然年年月月日日,永无穷尽。“想”字包含着对牛、女的痛惜、体贴和慰藉意,还起着逗出下文的作用。正当人们悲慨牛、女常年别离时,刚刚相会的他们,又在别离了。“莫是离中”的“莫”为猜疑之词,即大概、大约之意。结尾三字用一“甚”字总领,与上片末三句句式相同,为此词定格。“甚”这里是时间副词,作“正当”“正值”的“正”解释。“霎儿”是口语,指短暂的时间,犹言一会儿。几句意谓,天这么一会儿晴,一会儿雨,一会儿又刮风,大约织女、牵牛已在分离了吧?这几句语意双关,构思新颖:用天气的阴晴变化,隐喻人的悲喜交集,由喜而悲;而风起云飞,双星隐没,又自然使人想到牵牛、织女的含恨别去。叠用三个“霎儿”,逼肖烦闷难耐声口,写得幽怨不尽。昔人指出辛弃疾《行香子·三山作》“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即脱胎易安(清况周颐《漱玉词笺》引《问蘧庐随笔》),可见人们对它的赏识。牵牛、织女正是人间别离男女的化身,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叹恨,正是对人间离愁别情的叹恨。

此词除首两句外,全用神话传说写成。神话传说本来富于想象,作者引用时又加以变化发挥,使境界更加奇丽。词中将天上的别恨同人间的离情融为一体,“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宋张端义《贵耳集》), “能曲折尽人意”(宋王灼《碧鸡漫志》),读来凄恻动人。

(王思宇)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