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薄幸 贺铸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薄幸

贺铸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鸾屏里,羞把香罗暗解。 自过了烧灯后,都不见踏青挑菜。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这首词以男主人公的口气,写他与情人的恋爱、欢会和不得见面时的刻骨相思。

对方是一位淡妆多姿的美人,在彼此初接触时,她明亮的双眼频频回首相看。她猜透男主人公有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那种情意,便目成心许。一次,他们在画堂边偷偷会面了。风月之下,她轻颦浅笑,娇媚之极。男主人公被由画堂带进内室,在睡鸭形的熏炉边,在绘有翔鸾花纹的屏风内,双双好合了。这次欢会,发生在灯节之时。正月十九收灯;此后女子能够走出闺阁,到郊外游赏的,还有踏青节和挑菜节。男主人公巴望着借此机缘再和对方相会,但两次都未见到伊人的踪影。虽几回设法与对方联系,又都障碍重重,音信难通。暮春时节,男主人公在绵绵相思中更觉春浓酒困,他无情无绪地昏睡,但一觉睡起时,日影仍然在花梢之上,人闲日长,实在难以打发。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这篇作品描叙了一个恋爱过程,包含着由好几个情节构成的爱情故事。词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诗体。这首词最本质的方面当然也是抒情,表现男主人公对伊人、对烧灯前欢会的美好而甜蜜的印象和事后强烈的相思。但这种抒情在本篇中主要不是通过与描写景物相结合来体现的,而是靠与叙事结合传达出来的。从上片的两人眉目传情到幽会,以及下片的寻觅、寄意、相思,都包含着一系列情事和曲折。使人感到主人公的思想情感随着事情的发生而显露出来,同时又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发展。

词中虽然叙述了恋爱过程,包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但并没有改变词体的特性。从本篇的抒情与叙事关系看,它是以抒情带动叙事,全篇自始至终都出自主人公的主观感受,见出主人公感情的流动,表现出浓厚的抒情气氛。而有关事件,只是挑选那些最关键的细节或人物情态,用极其精炼而富于暗示性的语言点出。读者根据那含蓄的提示,便可复原出内容更丰富的情节和场面。如从“更的的频回眄睐”中,可以联想到如《九歌·少司命》中所说的“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那种情节和场面;从“都不见踏青挑菜”中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到原头陌上,士女群中,眼巴巴地“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情景。

由于叙事因素加强了,词中便可以通过不同的场面和情节,从更多的侧面对人物展开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如双方初接触时女子那种淡雅中显风流的“淡妆多态”,那一双“频回眄睐”的会说话的眼睛,表现了这位女子美丽而富于风情。她钟情于男子后,便“欲绾合欢双带”,幽会时“把香罗暗解”,表现了对于爱情生活追求的热烈大胆。男主人公在对女子的追求过程中,则表现了他的一往情深。而从烧灯到挑菜节,在很短时间内因不见伊人,就形成沉重的思想负担,在郊外寻觅,托梁燕寄意。至如春浓、酒困、人闲、昼永的感受,则更深入地体现了他的痴情。

将叙事成分和抒情成分相融合,有一定的故事性,有较细致的人物描写,是这首词在艺术上具有创造性的地方。拿它和柳永的长调相比,虽然两者在铺叙方面都显得很有功力,但柳词主要是抒情和铺写景物结合,叙事成分还是比较少的。在慢词中织入精妙的故事情节,且手法多样,善于变化,以周邦彦较为突出。而贺铸这首《薄幸》,似乎是柳词和周词之间具有过渡性的作品。

(余恕诚)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