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蕃女怨二首 温庭筠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蕃女怨(二首)

温庭筠

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

《蕃女怨》一调是温庭筠的首创,不过写来并不见一点“蕃”味,仍是一般的思妇词。

第一首写飞燕双双还巢,引发了思妇的离愁别恨。“万枝香雪开已遍,细雨双燕”,写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千树万枝的杏花已经开遍(温庭筠《菩萨蛮》有句云“杏花含露团香雪”,可知香雪即指杏花),微风细雨中有双燕飞舞。这浓郁的春意,自然会反衬出思妇的寂寞。“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是说正当思妇难耐寂寞,一会儿拨弄镶嵌有金蝉的筝,一会儿把玩画有金雀的扇子的时候,旧日的燕子双双飞回到画梁上的旧巢。思妇为此受到极大的触动,于是发出深深的慨叹:“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这对燕子去年还在梁上时我就盼着丈夫回来,如今燕子去了又回,可丈夫仍在边疆要塞雁门戍守,心绪哪能安宁。如此,词中的杏花闹春与空闺寂守,燕燕双飞与人影独立,燕子还巢与人不归家等就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思妇之怨也就是从这几重对比中体现出来的。

第二首着重写边塞的寒冷与艰苦,使思妇倍增思念。“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写边塞环境与气候的恶劣:地处沙碛荒漠,气候变化无常,一夜之间千里飞雪,惊起大雁南翔。“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写战士的艰苦:再寒冷,再荒凉,战士们也要身佩玉连环,肩挎金镞箭,年复一年地拼杀疆场。丈夫如此长期在边关服役,能不使妻子思念和怨恨吗?结二句于是点明题旨:“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战争使天下无数的妻子独守空闺,她们的寂寞与空虚无以慰藉。尤其是在杏花开遍、春满人间的时候,更是令人肠断,魂断,唯有恨不断,泪不断。

就内容说,此词并无新意,唐人诗中屡见不鲜。温庭筠在这里也不是为了宣扬什么反战情绪,只是觉得思妇的愁恨是一种纯真的感情,值得珍重与同情,于是就收入笔底。然而在艺术上却颇具匠心:首先是此二词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互衬的作用,说明二词当写于同时,在构思上作了某种通盘考虑。我们可以发现第一首所写的主要内容即是第二首结二句“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的具体化,而第二首所写的主要内容又是第一首结二句“雁门消息不归来,又飞回”的具体化。二词互为补充,互作注脚,相互包孕,读任何一首都可以联想到另一首,从而形成一个更为丰满和鲜明的总体形象。这有点类似园林建筑的“借景”,本是园外景物,通过某种布置,可以使它与园内景物融为一体,以增观览之胜。其次是二词在结构上也有某种有意的安排。第一首以杏花开遍起,第二首又以“杏花红”作结;第一首以魂飞雁门作结,第二首接着以碛南惊雁开头,如此首尾相顾、相衔,连环生姿,能说仅仅是巧合吗?

在温词中,此二首自然属于较为浅直的作品,辞藻不算艳丽,含义也还显豁。但是仍然具有其某些深曲之作的特点:只客观地提供精美的物象情态,而隐去它们之间的表面联系,让读者凭着自己的想象去领悟。像“钿蝉筝”、“金雀扇”、“画梁相见”三者之间就省略了很多话;“画楼离恨锦屏空”与“杏花红”之间也未点明其关系。而这些物象情态的关系,读者是完全可以领悟出来的,所以反而显得浅而不露,短而味永。

(谢楚发)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