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蓦山溪(寄宝学) 刘子翚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蓦山溪

刘子翚

寄宝学

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平台戏马,无处问英雄;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 客来何有?草草三杯酒。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病翁老矣,谁共赋归来?芟垅麦,网溪鱼,未落他人后。

这首词的上下两片各有一个中心。上片的中心是“无处问英雄”。“平台戏马”,用项羽故事。“戏马台”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南郊云龙山下,当年项羽曾在此指挥操演兵马。后来,刘裕也于重九在此大会宾客。项羽、刘裕,皆一时英雄,但时过境迁,英雄俱逝。“无处问英雄”,既是作者感叹往昔英雄的永逝,也是对当世英雄的寻觅,但理想的英雄又在何处呢!由于作者为没有英雄人物可报效祖国而焦虑,所以他才感到重九时节“浮烟冷雨”的压迫,才觉得“年年如旧”的只有黄花,也才“伫立时搔首”。下片的中心是“一醉万缘空”。正因为作者要在昏醉中寻求解脱与安慰,所以客来后才只有“草草三杯酒”,所以才劝友人“莫贪伊、金印如斗”,最好是与我一道“赋归来”,去过“芟垅麦,网溪鱼”的隐居生活。上下两片联系起来看,全篇的主旨应该是:有感于救国无人,世事无望,作者遂欲断绝万缘。中心突出,组织紧凑,是这首词的一个重要特色。

刘子翚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正是国家危亡,急需济世之才的时候。当时善于带兵的大将并不少,但他们不相团结,彼此掣肘、猜忌,这是宋军节节失利的原因之一。词中“无处问英雄”一语包含着极深沉的时事之叹,不可当成吊古诗词中的惯用语去看待。

这是一阕重九寄人之作。词中用了不少与重九有关的意象,但作了一些加工处理,有意识地改变了它们的情貌,使其更好地为抒情达意服务。比如,词篇一开始用“浮烟冷雨”形容重九,就不同于通常的秋高气爽。作者勾画这样一幅天色,使全篇笼罩一层寒冷阴霾的气氛。至于三、四句提点黄花,不仅没有欣赏的意思,甚至连起码的描写也没有,只说是“但黄花、年年如旧”。说只有黄花“年年如旧”,等于说此外的一切都不“如旧”,这当然就深化了“无处问英雄”的句意。“茅舍底,竹篱东”是重阳赏菊的地方,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李清照也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吟咏。而作者当此之际,却不把酒,也不采菊,竟“伫立时搔首”。这里凭借再现人物形象的方式,将自己忧国的情绪推到了最高峰。自然,词人过重九也不是完全无酒,比方说客来之后就有“草草三杯酒”。只是这里的饮酒,并非为赏菊助兴,也不为登高催诗,而是要自己“一醉万缘空”,要友人“莫贪伊、金印如斗”。——以上写黄花,写东篱,写饮酒,都直接联系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同单纯的赏菊品酒、慕求清高是大相径庭的。接下去,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以示归隐之志。陶渊明以爱菊闻名,所以这事本身也就和重九有关。不过刘子翚的“赋归来”乃是要“芟垅麦,网溪鱼”,绝不是有意恋菊。总之,因为作者心绪不佳,所以他眼里的重九美景全都改变了颜色;而作者笔下改变了颜色的风物又反过来衬托和强化了他的思想感情。

(李济阻)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