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菩萨蛮(商妇怨) 江开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菩萨蛮

江开

商妇怨

春时江上廉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 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商妇问题,是利欲与人情之间矛盾冲突的一个尖锐问题。诗人词人都很重感情,同时又都鄙薄利欲,因而在他们笔下就有许多描写这类题材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诗中用“嫁与弄潮儿”的痴想表达商妇的痛苦,感情至为深切。江开此词虽不及李诗含蓄隽永,但由于篇幅较长,因而对感情的剖析却更加细致。

章法安排上,这首词前半阕偏重叙事,后半阕偏重抒情,层次井然,条理清晰。上半阕叙述商人的两次外出:“春时江上廉纤雨,张帆打鼓开船去。”“秋晚恰归来,看看船又开。”中间虽有“秋晚恰归来”一句,但说“恰归来”,说“船又开”,可见其间的间隔是极短暂的。因此,上半阕其实就是“朝朝误妾期”的具体描述。下半阕抒情,吐露的是商妇情绪的三个方面:“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倾诉守空房的孤独;“情少利心多”指责商人情薄;“郎如年少何”慨叹青春虚度。不过,读这首词,我们不仅要看到它条理极清楚,还应当看到它照应极严密。比如,上半阕说“春时”出去,“秋晚”归来,那么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商妇是独守空房的,何况眼下“看看船又开”,这一出去,不知何时再能回来?这些描写,实际上就是“嫁郎如未嫁,长是凄凉夜”的最具体、最生动的反映。上半阕中关于春去秋归的叙述,实际上是商人全年行踪的概括,而结尾处“郎如年少何”所抒发的青春难久的感叹,则是一年年韶华虚度的必然结果。《七颂堂词绎》说:“古人多于过变乃言情,然其意已全于上段。若另作头绪,不成章矣。”这首《菩萨蛮》上、下两阕分工明确,但下片之情全本上片,上片之事又处处含情。布局甚是精巧。

这首词的用字也很有表现力,如首句写别离的时令气候:“春时江上廉纤雨”,春天是人们最动感情的时候,适于此时离别,已经倍觉伤神;不料又遇上“廉纤雨”(廉纤,是细微、纤微的意思),淅淅沥沥,自然更添凄凉。第三句用“秋晚”二字渲染衰飒的环境气氛,同时又正好成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写照。另外,这一句说“秋晚恰归来”,下一句接写“看看船又开”, “恰”字同“又”字的配合,对主题的表达也极有力量。再说,“看看”二字传达女主人公在商人又将离去时的心理,使读者看到她前番离情未酬,此番分手在即时怯别的情绪,也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又如,上半阕连用两次“开船”,构成商人不断离去的气氛,下半阕中“嫁郎如未嫁”“情少利心多”两句各自形成对比,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济阻)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