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菩萨蛮 陈克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菩萨蛮

陈克

赤栏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陈克的词,评论家们或认为“格韵绝高”(周济);或认为“婉雅闲丽”(陈廷焯)。这种风格特征,从这首《菩萨蛮》中是可以看出来的。

词的开头展开一幅繁华绮丽的画景:朱红栏杆的桥梁横跨水面,桥的尽头是一条笔直的长街。街的两旁,嫩柳繁茂,柔条披拂,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摆着。从取景的角度说,这像是一个人俯瞰或是由桥的这一端放眼过去之所见。桥曰“赤栏”,暗示桥的华美;街曰“香”,更耐人寻味;而且它是笔直的,暗示街道繁华。柳可“笼街”,足见柳多;那棵棵柳树,大概都“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吧。这柳又既“细”且“娇”,显示出她那婀娜多姿,柔条动人的神态。李庚说陈克“诗多情致,词尤工”。单从开头这两句看,就情致绵绵。不仅把柳的姿态“形容曲尽”;而这既“香”且“直”又紧挨着河桥的“街”,更婉转多姿;用笔似淡,但含蕴颇深。

“金碧上青空”,应首句的“香街直”。这长街果然与众不同,它的楼房建筑,金碧辉煌,高大伟岸,直上青空。“金碧”色浓,“青空”色淡,用一“上”字把它们联系起来,在一片青淡高远的背景衬托下,“金碧”更光辉耀眼。“花晴帘影红”,由上句楼房的巍峨矗立,而到那一户户的具体人家。这些人家也与众不同。金碧辉煌的房间内外,不仅有花,而且花色鲜艳,花光明媚,花气袭人。一个“晴”字把花的艳丽芬芳,和她那给人以爽心悦目的感觉,充分表露出来。但这样作者似觉得还没有写出环境的雅丽,他又用“帘影红”来作渲染。自然,这五个字是一个完整的意境,帘影的红,是由于“花晴”,不过如果没有后三个字来映衬,也就减少了“晴”的分量,所以在这里它们是互为表里的。这一来,花红,帘红,连晴朗的天气,也给人红彤彤的感觉。这里写的,看似只是一种气氛,但这种气氛暗示金碧楼中的旖旎温柔。周济认为,陈克是温庭筠、韦庄的“高弟”, “当出入二氏之门”(《介存斋论词杂著》)。其实,陈无温的艳丽绵密,镂金错彩;也不像韦那样“运密入疏,寓浓于淡”,他似乎很善于烘托气氛,渲染环境,这样使他的词格调高远,情思闲雅,而终归于淳厚。所谓“一语之艳,令人魂绝”(王世贞语),但这“艳”,与温词的“香而软”是不同的。

词的上阕,由“赤栏桥尽”,而引出“街”,由“街”而引出街道两旁的垂柳,和街上金碧辉煌的建筑,再到“花晴帘影红”的人家。但写至此,戛然而止。乍看是“数语曲折含蓄,有言外不尽之致”(《论词随笔》)。但仔细推敲,那“不尽之致”,还是可窥见一二的。比如说街“香”,联系后面看,是“花晴”的缘故,但把“香”写得这样沁人心脾,把柳写得这样婀娜柔媚,装点得这“金碧上青空”的居室,如此旖旎而富有风情,那么这只是一般“环境描写”吗?“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蕙风词话》)。这“神”到下阕才清楚地表现出来。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黄衫,隋唐时贵族少年所穿的黄色华贵服装。《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唐明皇“以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后用黄衫指衣饰华丽姿容秀美的少年公子。杜甫《少年行二首》其二:“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仇兆鳌注说:“有及时行乐意,乃鼓舞少年之词。春光已去,时不可返,故宜频数来游。”这里身着黄衫的贵公子,骑着白马,不是去游春,却是去寻花问柳,“及时行乐”——“日日青楼下”。这两句词上句用“飞”联系“黄衫”、“白马”,写活了人的奔驰之状,下句用“日日”见人的奔驰之频,“黄衫”者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醉眼不逢人”,是对上两句的补充。这些贵公子花天酒地一番之后,醉眼惺忪,骑在高高的白马上,横冲直撞,旁若无人。十里长街,花香柳媚,时当午刻,正是繁华热闹的时候。说“不逢人”,须从反面见义,正是说他目中无人,一切都不在乎。这种骄横不可一世的人物,在杜甫《少年行》里,是写得颇为形象的:“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氏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表现的行为虽不同,但其“霸气”却完全相同,只不过词言简意赅,看似“浅语”,实则浓醇,较之杜诗,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午香吹暗尘。”一阵马蹄声沙沙踏过去后,“黄衫飞白马”的影子远去了,马蹄掀起的尘土仍腾起空中。这时,正是中午,花开正红,随着尘土,也传来阵阵花香。“香”与“尘”是给人以相反感触的事物,但在此刻,它们却夹杂在一起。“午香”与“暗尘”之间,用了一个“吹”字。显然,“暗尘”不会送来“午香”,只有风可送来花香,说“吹”这里有“暗尘”扬起的意思。美与丑并列,只是美者愈美,丑者愈丑,使人对丑者的印象更鲜明吧。

通常说“诗中有画”,往往指诗中的景色描绘生动、真实、细腻。读着这首词,我们也仿佛置身画图中。上阕前三句是十里长街的外景,清晰可见,最后一句(通称“前结”),却于写景中寓有情意,是景是情,迷离惝恍。前三句直露,后一句含蓄,“似住而不住”地过渡到下阕。下阕前三句写“黄衫飞白马”者历历如绘,形象鲜明,最后一句(通称“后结”),仍于写景中寓有情意。李白《古风》之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写豪贵人物招摇过市的情状,只以“扬尘”一事点出,此词结句似之,而作者寓意,则藏而不露。正是“收得尽,又似尽而不尽者”(沈雄《古今词话》)。由此不难看出,在本词的结构上,作者是颇花费了一些功夫的。

(艾治平)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4: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