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归国遥 韦庄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归国遥

韦庄

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罨画桥边春水,几年花下醉。”

别后只知相愧,泪珠难远寄。罗幕绣帏鸳被,旧欢如梦里。

这首词是借男女的欢情,抒发词人对故国的眷恋。因为词人曾经奉唐昭宗之命,宣谕西川节度使王建。建爱其才,遂被羁留于蜀,由掌书记递升起居舍人,进擢左散骑常侍,判中书省门下事,成为前蜀政权的重臣。然庾信入周,非为择木而栖;虽居高位,不无故国之思。所以吴梅在《词学通论》中说:“端己(韦庄)《菩萨蛮》四章,惓惓故国之思,最耐寻味。而此词‘南飞传意’、‘别后知愧’,其意更为明显。”就是说这首词是明显地抒发词人眷恋故国的感情的。以男女帷幄之私,写故国乔木之感,原是我国诗词创作的传统手法。但词人把它写得这么意婉词直,蕴藉风流,透过往日的欢笑,看到今朝的泪痕,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好像非如此就无法使他心理上失去的平衡暂时趋向稳定。这种郁积已久、抑制不住的感情,正是以词人心理结构最深层次的无意识为基础的,因而使人获得情真语挚、意深味永的美感享受。

词的上片,是词人委托南飞的青鸟诉说旧日的欢娱,代致相思的深意。“金翡翠”,就是神话中的“青鸟”。《山海经·大荒西经》言西王母有三青鸟。郭璞注云:“皆王母所使也。”后世因称传信的使者为“青鸟”。孟浩然《清明宴梅道士房》诗“忽逢青鸟使,邀我赤松家”,李商隐《无题》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都运用了“青鸟传信”这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引起读者悠然神往的审美情趣。这首词一开始,也在画面上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把读者带到那遥远的、渺茫的神话世界中去。以此来暗示读者,这个“青鸟”使者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的,“南飞传意”当然也就是一种空想了。正好说明故国已亡,宗社已墟,词人只好把那埋藏在心底深处的眷恋祖国之情,叮嘱心灵上的使者替他表白一番。“罨画”二句,就是词人要求“青鸟”传达信息的全部内容。他没有向对方诉说,自从离别以来,“肠一日而九回”, “魂一夕而九逝”的眷恋之情,而只是拿过去的生活情趣,来唤起对方美好的回忆。“罨画”,本为杂色的彩画。杨慎《丹铅总录》说:“画家有罨画,杂彩色画也。”这里是说在那风景如画的桥边,春水是那样的碧绿,春花是那样的烂漫,我曾经陶醉在那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中,过了多年的幸福生活,今天回想起来,只剩下一串美好的记忆,而那欢乐幸福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了。词人在这里是用昔日的欢乐,衬托出今日的苦闷;用过去的大好春光,衬托出现实的凄凉岁月。不言眷恋,而眷恋之情溢于言表。陈廷焯说“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白雨斋词话》卷一),正是因为词人善于把心中的意象,通过男女之间的艳情,变为欣赏者感知的具体形象,所以取得了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

下片是词人进一步向对方倾吐自己相忆之苦,相思之深。语言是那样的直率坦白,感情是那样的真挚热烈,一下就触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相愧”,表面上是愧自己“枕前发尽千般愿”,骨子里是愧自己去而不归,也就是词人离唐入蜀后情不自禁地所产生的那种微妙感情。在这里词人一则要表白自己的心迹,不是薄情,不是负心,而是一想到旧日的恩情就感到内疚;不是没有离恨,不是没有别泪,而是两行珠泪,一腔离愁,无法寄到远方的伊人。再则要倾诉别后的生活和情怀,在这里词人列举了三种系人愁思的事物:罗幕、绣帏和鸳被。这些都曾经是他们双栖双宿的地方;而今却是室迩人远,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欢情如昨;而别易会难,前尘如梦。想当年鸳衾同卧,誓不分离;愧今日劳燕分飞,各自东西;想别后青鸟无凭,珠泪难寄;愧当年画桥春色,花下陶醉。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故能动人心脾,感人肺腑。我们可以从他的语淡而悲、意深而婉中,意识到词人是强作欢愉之后,流露出悲苦之情的。真是“意不浅露,词不穷尽,句有余味,篇有余意”。虽无刻骨入肌之言,而有惆怅自怜之致;虽有绮罗香泽之态,而无纤丽浮华之习。所以词人的词有“骨秀”之誉,有“淡妆美人”之称。

(羊春秋)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