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水龙吟(西湖怀古) 陈德武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水龙吟

陈德武

西湖怀古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南宋灭亡以后,词坛上弥漫着一片低沉凄怨的感伤音调。其间有福建三山(今福州)人陈德武,与刘辰翁、文天祥等爱国词人相应和,写出了《水龙吟》(西湖怀古)这样豪壮发越的作品。这在他的词集《白雪遗音》中,堪称压卷之作。

词的上阕为怀古。这里的“古”,主要是指南宋一百多年妥协、屈辱的历史。起句“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大处落笔扣题,突兀笼罩,很有气势,是从宋仁宗为梅挚出守杭州送行诗句“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脱胎。“临堤台榭”以下六句,承开头“多佳丽”三字而来,一气直贯,展开对西湖景致的铺叙。先写人游之乐:堤岸边,画船上,台榭流丹,楼阁耸翠,相互掩映,其间游人熙攘,歌吹飞扬,呈现出一派繁华的景象。继又写湖山之美,“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移用了柳词中的本色俊语,再增以大笔濡染的“四山晴翠”一句,勾勒出西湖景物的特征。这里一段铺叙,只是衬笔,为下面感慨而发。自然界的山水之美,固然可供人赏游,怡人性情,但也会使人沉溺其中,消磨意志,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作者正是怀着复杂的感情在这里吟唱的。至上阕的结末数句,词人感叹道:“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自宋室南渡(1127)至临安被占(1276),凡一百五十年,这里的“百年”是约数。陈德武身历南宋覆亡,这几句无疑是对南宋百余年耻辱历史的沉痛总结,也是对南宋统治集团沉湎享乐、不思恢复,以至酿成亡国之祸的无情鞭挞!

下阕由怀古转入伤今。换头两句:“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天旋时异”犹言天翻地覆,一语概括了南宋被元所灭的沧桑巨变。“可惜”二字,暗应上文;“藉何人”,既是叹息无人,更是亟盼有人出来扭转乾坤。以诘问语气出之,显得沉痛之极。“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八个字,是全篇的眼目,将上阕的怀古与下阕的伤今连成一片。作者登临之时,内心感情不禁汹涌奔集,似将倾泻而出,故有“发挥英气”一句。这一句,词情慷慨,笔力遒壮,但又将“感伤今古”之意陡然煞住,从而为下面拓展新的词境留下了余地。面对西湖胜景,词人忽发奇想:“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力士、天吴,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人。《蜀王本纪》:“天为蜀生五丁力士,能徙山。”《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作者内心的热烈追求,在这里变成了超现实的神力,他希望有力士、天吴出来移山填水,把被人称为“销金锅”的西湖改造成为利国利民的农桑之地,这是何等非凡的气魄,多么超奇的想象!遥应上面“藉何人、雪当年耻”的诘问,词人再作一设想:“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岳飞精忠报国,志在恢复,却落得父子被害的悲惨结局,此仇此恨,真是神人共愤。郁积难消的愤懑,在这里又化成为大自然的力量,作者想借用钱塘江潮水来洗雪亡国之耻,以慰忠臣在天之灵。国家虽亡,人心不死。这一沉郁悲壮的有力结尾,集中表达了爱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这首词,由怀古写到伤今,由现实写到幻想,神完气旺,笔力千钧,慷慨而不哀怨,悲壮而不凄凉,尤其是下阕,设想出人意表,发前人所未发,充满浪漫主义的奇情壮采,确是宋末元初词坛上的一篇力作。

(方智范)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