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水调歌头(淮阴作) 朱敦儒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水调歌头

朱敦儒

淮阴作

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 楚云惊,陇水散,两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长揖飞鸿旧月,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

靖康事变以后,朱敦儒避地淮阴(今江苏淮安)。飘零异乡,心灵备受熬煎,西望故土,遥想当年,未尝不黯然落泪。蘸着泪水,他写下了许多追昔怀旧的悲怆词篇。这首《水调歌头》追念往事,对一位青楼女郎寄予真挚的眷恋之情,曲折地表现了家国之痛,笔致凄切深婉,感人至极。

词从追忆往昔落笔。“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一起甚健。五陵本是西汉前期五位皇帝的陵墓,地处渭水北岸,距都城长安不远。当初四周居住着许多豪门大户,子弟习尚奢纵。后代诗文遂引为典实。如杜甫《秋兴》“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等等。本词借“五陵”以指作者故乡名城洛阳,意在点染奢华豪纵的气氛,以映衬风流少年的俊爽形象。《乐府诗集》有《结客少年场行》,题解引《乐府广题》云:“按结客少年场,言少年时结任侠之客,为游乐之场,终而无成,故作此曲也。”词中“结客”二字即从此出。因之,乐府此题诸诗所写如走马、游春、访艳、饮酒等情事,以及“今我独何为,埳壈怀百忧”(鲍照)的卒章慨叹,在此词中无不具备。虽借鉴古人,而自抒怀抱,自具面目。首两句定下基调,下文分三层写开。第一层:“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红缨翠带,本是少年游侠的装束,这里是代指其人了。二句承前“结客”句来,写朋侪相与之欢,并骑驰纵之远,笔墨极简省,而郊次春游时那欢畅自恣的场面连同游人的神情却表现出十二分了。接下来一层叙述了归来途中的一个小情节:薄暮时分,词人和他的友伴们头戴鲜花,打马朝城里走来,“经过桃叶”,酒肆的美人上前相邀。句中“桃叶”是“桃叶渡”的省称,地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畔,这里是借指游冶的场所。“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便如李白笔下的“胡姬招素手,醉客延金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不管”的主语是“小袖”,倒装在后,以突出人物。“不管”二字写出女子真诚挽留的殷殷情谊,是着力之笔,为下片抒写自己的恋情设下伏线。第一层极写其豪俊气概,第二层则表现其儿女柔情,亦豪旷,亦缠绵,一位风流少年的形象活脱脱如在目前。两层之间是以“落日”应“水西”过渡,可见朱词巧于关合的特点。“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二句又起一层,笔墨酣畅淋漓。上句之“春壶碧”,暗写红粉情意,有“吴姬压酒劝客尝”的意境。结句有力突现了词人自家醉卧青楼的形象:开怀豪饮,至酒酣耳热之际,竟至脱帽露顶,可见畅快之至,亦不羁之至了。到了此处,一天的游春之乐达到高潮,作者的豪兴也尽情写出。李白《少年行》云“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不啻为此人此事写照。整个上片选取最能表现早年生活风貌的骤马游春一幕来叙说,笔调欢快开朗,消化前人乐府诗意境于不知不觉间,自是妙手。

谁料风云突变,烽烟四起,去国辞乡,天涯流寓,朝暮之间,那狂游、那欢情竟成为仿佛十分遥远的过去!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用三个三字句准确地概括出来:“楚云惊,陇水散,两漂流。”字字奇警,句句含情。“楚云”在诗词里常与女子相关,如张谓诗句:“红粉青娥映楚云。”(《赠赵使君美人》)“陇水散”用梁鼓角横吹曲《陇头流水歌》“陇头流水,流离四下”句意。《古今乐录》引《辛氏三秦记》曰:“陇渭西关,其陂九回,上有清水,四注流下。”此中含隐着对那位青楼女的依依别情。语调沉重,悲思喷涌,“惊”、“散”二字带出作者受到震动、无限哀愁的神态,是很醒目的。

过片从至乐一下翻入至悲,起笔就哀极痛极,思极忧极,勃郁之气十分充盛。所以下面便不假外物,直抒心怀:“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这近乎绝望的哀号,情感特强,因为是紧接前面力度很高的三句而来,故没有直白浅露之感,是感情凝聚、充积以至于倾泻的自然过程。“何处”二字已见出愁怀难遣,欲告无人的苦楚。于是词人瞩目于“飞鸿旧月”。飞鸿可捎来故人的音讯?明月曾是往日生活的见证人,如今可愿传去心中的思念?它们把人的心绪带向遥远的故国,又触发物是人非之慨。此刻,作者想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私情,他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同怀国破家亡之恨的大众。所以说,“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两句表明他多少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始终联结着民族的兴亡,面前经历的是一场悲剧。这样,词的意境有了拓展。

下片直泻而下的悲愁思绪到结尾处又重新凝缩、收住,显出“无垂不缩”的功夫。“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西州,当是用羊昙事。《晋书·谢安传》载,羊昙为谢安所重,谢安扶病还都时曾过西州门,“安薨后,(羊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大醉,不觉至州门,痛哭而去”。词用此事,当有怀想谢安之类贤相、慨叹当世无人之意。南渡以来,朱敦儒无日不在思念金人统治下的故土,牵挂天各一方的亲朋(这当然包括对词人情意绵绵的“小袖”)。可是,泪眼所见,只有远接天际的芳草在牵惹人的情思,而西州路又在哪里呢?这亦景亦情的沉痛之笔,极富于感染力,是工于结句的典范。

(周笃文 王玉麟)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4: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