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扫花游(秋声) 王沂孙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扫花游

王沂孙

秋声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着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碧山此词上片是隐括欧阳修《秋声赋》而成。首三句写秋风乍起,秋声随作的声势。古代用五音和方位配春夏秋冬四时,商声主西方属秋,秋风故云商飙。《秋声赋》云:“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发端三句即由此化来,但琢句似更峭拔传神。这不仅因为碧山以三句十三字便概括了欧阳修洋洋洒洒几十字所作的描写,还在他用“乍发、渐、初闻、还住”一系列续动起伏之词,将秋声散在的听觉形象写得凝练警动、起伏宛然、张弛有致。虽隐括欧阳修之作却能出以独到的体验,将秋风秋声写得姿态卓立、声势宛然。继之写词人闻秋声感发羁旅之苦,点出词人的境遇。“顿惊”与“乍发”呼应,以人骤然惊起之态反托秋声迅烈之势,将秋声与情怀拍合一处,有承转之势。前之秋声是词人惊起时所闻,后之倦旅之怀是闻秋声所感发。咏秋声而不止于其声容而旨归于情,故意境顿深。此处“惊”字所表现的意态容量是极丰富的。承前之秋声,它将行旅之梦被打断的缘起与惊醒后的神态熔铸于一字之中;启后之倦旅,它又是秋声惊心触怀的心态。词人苦心经营之处却能出以自然天成。接下来的两句,词人并不直写情怀,而是截取羁旅客舍中最为凄凉惊心的情景——“背青灯吊影”,写词人身受漂泊不定、孤寂不堪的羁旅之苦。形单影只,独影孤灯,相对本已情伤,加以灯影的幽冷摇曳动荡不定,兼之不绝于耳之秋声,这种氛围中生出倦旅之心,是非常自然的,于是起而赋咏,借以抒发愁情。庾信曾作《愁赋》,这里借用其字面。这是秋声感发的愁怀的第一层曲折。“断续无凭”以下,由情又转入秋声,与发端呼应。发端是写无意中听到秋声,这里则写有意追寻秋声。“试立”一句,虽仍以“听取”的方式追寻时断时续终于悄然无息的秋声,实际上通过由形影相吊的客舍到荒庭的场景转换,为从听觉转至以视觉写秋声作了巧妙而又自然的过渡。在对秋声的描摹上,又进了一层。秋声已住,无处追寻,眼前只有满地黄叶和参天的高树,仿佛秋声留下的足迹。“无凭”是听觉所感,“但有”是眼前所见,树叶落后更觉峥嵘。无形有声的秋声,在词人笔下因之而陡具冷寂凋零的形色。此二句以“但、惟”虚字呼唤,自为开合,即见无处寻声,却有迹可见的水尽云生之妙,在凝重质实中见出清刚流转。整个上片均以词人所闻、所感、所见写秋声,层层深入,脉络井然。

换头又是一转。“迢递归梦阻”似觉突兀,实则是上片“顿惊倦旅”的进一步铺陈。秋声惊断的梦境是“归梦”,它是由行旅所致。由于思乡情切,因而倦旅;也由于倦于羁旅,因而思乡之情益切。“归梦阻”之“阻”,细细体味,似有两层含意:词人的归梦因被秋声打断,不能如愿。故此对秋声才有惊怪之状,此其一。一层是由于迢递时空的阻隔,纵有归梦也难以达到故乡,而现实中归家之难,更由此可以想见。有家不能归,已属不幸,连归梦都难成,更自不堪。加以于客居的孤寂中闻秋声且见落叶飘零之形色,在倦旅之情外,愈益感发他既老且病、欲归不能的凄楚。比之倦旅之情,其悲苦更进一层。这是秋声感发的愁怀的第二层曲折。此三句虽不着秋声一字,然“阻”所隐含的秋声惊梦,“老耳难禁”所暗示的凄楚秋声,均处处遥遥绾合题旨,含蓄曲折,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有不粘不脱之妙。在章法的安排上,换头的转折,曲折跌宕层层递进,愁苦之怀愈转愈沉郁。既然归梦受阻、欲归不能,就只有在这异乡的秋夜遥想故乡此时的情景,聊以自慰。词人对故乡情景的想象仍然是围绕秋声展开的。故乡今夜想必也是一片凄凉——孤雁在空中唳鸣,寒蛩在砌下哀吟,加上雨打芭蕉之声,与雁唳蛩鸣声声相和,它们透露的凄惶孤寂、哀婉低回,比之异乡所闻秋声,有更多的愁苦交织其中,更令人肠断心碎。此际纵使身在故乡,也不能不百感丛生,其悲苦比之羁旅思归,有加无已。原以为思乡或归家能解脱愁怀,岂料客居愁,归家更愁。而这愁又是与秋声相感发的,秋声无处不在,此愁也无有已时,故云“避无处”。这是秋声所感发的愁怀的第三层曲折。它将秋声与愁怀推至悲苦不堪的极致,而出以简淡之语,笔致极为拙重含蓄。末以“这闲愁,夜深尤苦”作结。愁而曰“闲”,以轻淡之笔写郁结之情。此句将上述种种愁思绾合一处,又置于夜深人静、无可诉说的背景之中,可谓“尤苦”。以幽咽不尽之音,传达了词人悲苦不堪的感情。

这首词不论是在咏物赋情,还是布局构思上,都有独到新颖之处,体现了咏物为碧山之“胜场”。它引发读者不由地要循之作更深更广的联想:词人在此意境中感发寄寓的当是比之倦旅思归、欲归不能、老病缠身更为悲苦的难言之痛。根据碧山所处国破易代的时代,和他为势所迫不得已出任学官的经历,这种难言之痛,或许当为亡国之恨、身世之悲。不处于此种时代和境遇,是难以有此等沉郁悲苦之情的。因此,此词虽有大段从欧阳修《秋声赋》脱胎而来,但盛世与晚季不同感,欢愉与愁苦异其域,意境确有深浅之别,真正做到了“以性灵语咏物,以沉着之笔达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

(王筱芸)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2: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