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水调歌头 赵秉文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水调歌头

赵秉文

四明有狂客,呼我谪仙人。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寄语沧浪流水,曾识闲闲居士,好为濯冠巾。却返天台去,华发散麒麟。

这是一首很有特点的游仙词。作者赵秉文在金代颇有名气,他的一些朋友见他处世高洁,仙骨傲然,曾多次以神仙或前代才人相许。他便写了这首词,表明自己所向往和追求的并不是做上界神仙,而对下界“谪仙”或地仙倒很感兴趣。词题下原有序文,兹录如下:“昔拟栩仙人王云鹤赠予诗云:‘寄与闲闲傲浪仙,枉随诗酒堕凡缘。黄尘遮断来时路,不到蓬山五百年。’其后玉龟山人云:‘子前身赤城子也。’予因以诗寄之云:‘玉龟山下古仙真,许我天台一化身。拟折玉莲骑白鹤,他年沧海看扬尘。’吾友赵礼部庭玉说,丹阳子谓予再世苏子美也。赤城子则吾岂敢,若子美则庶几焉,尚愧辞翰微不及耳。因作此以寄意焉。”

这首词以奇幻的神仙境界表现自己超脱尘俗、洁身自好的精神追求,浪漫色彩十分浓厚。开端四句首先借用李白被时人称为“谪仙人”之典,既暗与朋友对自己的称誉相合,又为全篇造出一种高古的格调。“四明狂客”即唐贺知章,四明人,自号四明狂客。据说李白初入长安,贺知章见其文,十分惊叹,称之为“谪仙人”。这个故事传为文坛佳话,后人每谈及此,便能自然联想到李白一身傲骨、蔑视权贵的精神气质。词人以此发端,借“四明狂客”来指自己的朋友,以“谪仙人”自比。“俗缘千劫不尽,回首落红尘”,承上意申说仙人之谪堕凡间,是“俗缘未尽”,带有自嘲意味。接下来“我欲骑鲸归去”三句,似泉流回环,曲折地写出欲脱俗仙去而有所踌躇的复杂心理。传说李白死后骑鲸归去,李白也曾自称“海上骑鲸客”。词人再借用李白“谪仙”事,说自己虽有欲追随先贤而去的思想,脱谪重归仙班,又“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唐顾况集《五源诀》云:“番阳仙人王遥琴子高言:下界功满方超上界,上界多官府,不如地仙快活。”“神仙官府”即本此。词意谓神仙亦受拘管,并不自在,不如谪去仙籍,反得逍遥。为什么?“嫌我醉时真”就是一项。据《金史·赵秉文传》载,秉文任翰林知制诰时,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可罢,宗室完颜守贞可大用,被认为“上书狂妄”,因此罢废甚久。“嫌我醉时真”一句,实是有感而发。以上从“谪仙”二字一路说下来。“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也是以“谪仙”身份,对还列仙籍的人们说:(像你们这样)我已经是“几度梦中身”了。《庄子·齐物论》说:“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觉后方知过去的生活是梦,且对未觉者指出其仍属“梦中身”,可谓悟道有得之言。

下片承上意再进一步发挥。既然是“上界多官府,不如地仙快活”,于是对地仙生活驰骋想象。“倚长松,聊拂石,坐看云”,以轻快流宕的节奏展开清净明丽的仙境图。倚松拂石而坐看云,三个带动作的短语其实只写一件事,综合优美的环境、闲适的意态、遐想的心情于一体,确是“快活似神仙”了。“忽然黑霓落手,醉舞紫毫春”,词情由恬静转向飞动。词人抓住天上的黑霓作墨,饱蘸紫毫之笔,乘醉大书,表现了仙家狂诞不羁的一面。“寄语”以下,词人袒露胸怀,抒写自己真正的向往与追求。《孟子·离娄上》载:“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里化用古谣之意,把自己厌世避俗、高洁超脱的理想寄予古老的沧浪流水,希望以沧浪流水来洗净尘俗污秽,远离人间烟火。“却返天台去”两句,以飞离人间、又不受上界“神仙官府”羁勒,而返回天台做地仙的决心作结,自然收束全词。“华发散麒麟”,借用韩愈《杂诗》“指摘相告语,虽还今谁亲?翩然下大荒,被发骑麒麟”之意,将离俗出世的意念显明而形象化了,让人从空灵飘忽之中感受到一个阅尽世态、倦于尘嚣的词人追求清净境界的心弦震荡之声。韩愈《奉酬卢给事……》诗结语所写“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的思想,似乎对全词的立意有所影响。

全词充溢着浓厚的浪漫气息,不论时间空间,都显得久远阔大。古往今来,天上地下,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壮阔。词人充分发挥想象,尽情表现自我的狂放精神,如“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醉舞紫毫春”“华发散麒麟”等都写得极为生动,富于个性。

(李家欣)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4: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