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齐天乐(蝉) 周密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齐天乐

周密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伤情念别。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 轻鬟犹记动影,翠蛾应妒我,双鬓如雪。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时节。凄凄切切。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露洗余悲,暮烟声更咽。

周密这一首咏蝉,当与王沂孙《齐天乐》咏蝉词作于同时。王沂孙那首词很享盛名,含家国之感,有思想深度。周密这首词似白头宫女伤往事,也不失为一首南宋咏物好词。写作年代似都在南宋亡后,因为都以蝉为齐宫怨女的化身。据《中华古今注》,蝉是齐后因怨恨而死,死后变化成的,后世号为“齐女蝉”。王沂孙词用“一襟幽恨宫魂断”比拟,则比为宫人化身,这首词命意也略同。词的艺术构思是就人物化了之后的情思写的,把蝉拟人化。

周密用典较少,层次清楚,首二句直出寒蝉鸣声。词人从自己的感受写起,故真切。“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闻还歇。”槐树间,薰风(南风)忽然吹来阵阵《清商》怨曲。《清商》曲调悲哀,同时清商也代表秋天。依稀是仿佛,承上句清商怨曲而言,仿佛是这种怨曲,正听时,又断了。王沂孙词中也有“甚独抱《清商》,顿成凄楚”句。唐高骈《风筝》诗有“依稀似曲还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句,是下句用语根据。

首二句先传声,然后开始用拟人手法,下三句说:“故苑愁深,危弦调苦,前梦蜕痕枯叶。”从宫魂(蝉)的凄唱,见得对旧日的宫苑,永含有深愁,其声凄厉,其调苦楚,从前的繁华美梦已如蝉蜕的痕迹和枯落的叶子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后一句六字是三个名词组成,意味苍凉,句法凝练。这几句已完全反映了失去宫苑一切后的哀感。下五句是加倍写出蝉鸣的哀感。

“伤情念别。是几度斜阳,几回残月。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字面很好懂,“几度斜阳,几回残月”叠句增强感伤气氛,斜阳,一般吊古词常用,如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许浑《咸阳城西门晚眺》:“鸟下碧梧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残月也是这样,如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鹿虔扆《临江仙》:“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借残月写离别的也有,后唐庄宗《忆仙姿》:“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这几句写自从离别宫苑,已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斜阳、残月,也暗含亡国之恨。“转眼西风,一襟幽恨向谁说。”如今又是一年秋风,宫魂的满怀幽恨无处诉说。王沂孙词第一句就是“一襟余恨宫魂断”,周密用语多近王词,上片写的正是亡国宫人的怨诉。

下片接着写:“轻鬟犹记动影,翠娥应妒我,双鬓如雪。”三句是宫魂口吻:犹记得昔日少年,轻鬟倩影,我一举一动,都招美人的嫉妒;如今却已是两鬓如雪。上二句言昔,下句写今,笔意硬转,极写宫魂盛衰之感。词人体认宫魂心态,刻绘精微。不过,在白头宫女的形象里,也不无词人自己的影子。周密《秋霁》写自己“霜点鬓华白”, 《宴清都》也说“秋霜鬓冷谁管”, 《西江月》又讲“鬓雪愁侵秋绿”,可见这里有意用“双鬓如雪”句,词中自有周密在,不一定泥定蝉只代表宫人。

下三句:“枝冷频移,叶疏犹抱,孤负好秋时节。”平叙,一般地写蝉的秋深姿态,也是写照旧宫人以及周密等文人的无依。

最后几句,紧贴切蝉,遥与上片开始一段描写相应,他写:“凄凄切切。渐迤逦黄昏,砌蛩相接。露洗余悲,暮烟声更咽。”从暗喻讲,就是写每一次渐消磨到黄昏,人们悲感递增。从蝉来讲,就是嘶声和促织悲吟接成一片,“露洗余悲,暮烟声更咽”和“槐薰忽送清商怨”“故苑愁深,危弦调苦”相呼应,写蝉的种种姿态入于化境。“凄凄切切”语近李清照《声声慢》。

王沂孙词,用语精工,但较隐晦含蓄,拟人化程度强,寄托很深,有苍凉感。周密词描写蝉的形象更鲜明贴切,寄托处用笔不多,较为单纯明爽,两家咏蝉各有独到处。咏物词确有偏重人写、偏重物写的情趣差异,美感境界心理状态都不尽相同。周密俊爽处,接近北宋,自然别树一帜。

(王达津)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