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芳草渡 贺铸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芳草渡

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撚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这首词,极有可能是写一对新婚不久的年轻夫妇伤别之作。词人全拟女子声口,委婉曲折地写出年轻妻子与丈夫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景。

一起点离别。“征”,远行也。恩爱夫妻一旦离别,肯定会有许多眷恋,许多缠绵。从行前之彻夜话别、收拾行装,到今朝之长亭离宴、郁郁寡欢,这正是许多文人不惜全力加以描写的情节。然而方回却毅然略去这一切,抓住“征辔”将行那转眼即逝的一刹那,挥洒自己的笔墨:年轻的妻子对丈夫苦苦挽留,频频劝饮。——用留马和送杯来表现。词人突出了一“留”、一“送”两个动作,简明扼要,语浅意深,不能不使人叹赏词人的匠心独运。

接下来,词人又接连以三个动作,极细腻、极委婉地刻画年轻妻子悲痛欲绝的心理活动。先是“泪下”,未语而先泪,泪并且如断线珍珠簌簌而落,当可知她内心的痛苦。“泪下”之前冠以“羞”,说明此情此景,这位少妇未曾惯经,正示其为新婚,新别。下面接以“撚青梅”, “撚”,用手指搓转,这是下意识的动作。欲言则羞,欲不言则心中有无数话儿要倾吐,所以左右为难,低首撚梅。李白《长干行》有句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故成语“青梅竹马”多用来指青年男女幼时天真无邪的交往。这里词人用“青梅”二字,当不是闲笔,它可以给我们以这对年轻夫妇由两小无猜而结为良缘的丰富暗示。离别的痛苦终于战胜了新婚的羞涩,故最后再接以“问”, “问”之前又限以“低声”, “问”之后又续以“几时回”,真是绘声绘色,毫发毕现。未发而盼早归,明知一去千里,归期难准,而问以“几时回”,可以说已经写尽了痴情女子的情怀。

从开头到此写离别,词人突出了妻子一“留”、一“送”、一“泪下”一“撚”、一“问”五个动作,从容写来,有条不紊,细腻熨帖,婀娜风流,真可谓“状难写之境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从此以下,全为妻子最后的送行之语。“秦筝”,弦乐器的一种,传为秦人蒙恬所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柱可以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促”,迫也,近也,柱移近则弦急。后汉侯瑾《筝赋》有“急弦促柱”之句。因此“雁促”也就是柱促,即弦急,弦急则音高。古人曾云“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又云“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都是说和亲人离别后,全无心思梳妆打扮。这两句意思相近,谓和你分别以后,今夜还有什么心思弹筝呢?

过片承上,仍是女子对丈夫的嘱咐。“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本来,离别千里之遥远,两地音信之隔绝,这感觉是去留双方彼此同之的。这里用一个“君”字领起,就有设身处地代他说了出来的意味。“蓬莱”,传说中仙人海上所居之处,此借指丈夫去处之遥远;不止于远,而且音信难通,这样就会因想念妻子而相思成病。“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设想奇特。她不要求丈夫寄信寄物,而要求他把相思成病时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怀,以及种种烦恼,寻个方便寄送给她。这里面实包含几重深意。第一是让他把满腔愁苦,百般烦恼,尽情向她倾吐出来,以减轻心里的郁闷。第二是把那些精神负担送给她,让她来代替承受。第三,这种相思成病的情怀和烦恼,她自己本来也有着同样的一份;让丈夫这一份也送给她,她情愿自己承受双重的精神重压,而不让丈夫再有负担,这种自我牺牲的胸怀,是非常感动人的。这种痴情的要求,是不合常理的,然而词人却以此把妻子对丈夫的爱惜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理而妙”。

方回的这首词,通篇都是叙事,完全采用赋的手法,读后让人有“不是作词,恍如对话”的感觉。这和宋人词中多比兴、多写景,迥然不同,很明显是受了民间词的影响。从语言上来说,全词不设色,不雕琢,清丽自然,朴实无华,使人耳目一新。总之,这首词在艺术风格上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前人评词有“浓妆”、“淡妆”、“粗服乱头”之说,方回此作,真可称得上是“粗服乱头,不掩国色”,由此也可以看出他艺术风格多样化的特点。

(李维新)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