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花犯(赋水仙) 周密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花犯

周密

赋水仙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袂。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赋水仙,南宋末词人多写这一题目。诗咏物晚唐为多,词咏物南宋末为多。这种情况都是在难以干预政治衰亡情势下,以咏物为排遣愁思、净化心灵的工具。水仙不过是盆养花卉,词人想象为比湘妃、洛神还要美的水中仙似的东西,又似仙非仙,不离花的特质。这种凝神观照,摆脱凡思,运用想象和技巧去写词,便是他们愿作的事,好处是描写物象的清高再来鼓舞自己,缺点是也不免“玩物丧志”,很少较高的理想。由于范围狭窄,在艺术上也不免彼此写的都相类似。

周密此词是写水仙较好的一首。水仙种于布小鹅卵石的水盆中,叶丛中挺生花茎,上开白色带黄的伞状花。根茎色白如玉,茎叶初生含绿色,上面也渗些水,便使人觉得浴露凌波,为之神爽。所以词的开端三句写:“楚江湄(边),湘娥(湘水女神,一种传说是尧的二女,舜的夫人)乍见,无言洒清泪。”就以似湘妃出现形象相比,用风神清洁、凝睇含泪的水中仙意境笼盖全篇。下句说“淡然春意”。花生于冬春之交,词是进一层由形写到神,说它含有淡淡的春意,淡然也就是不沾滞于尘事,不着意于色相。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作问语,是从鉴赏者角度写的。二句双关,写水仙孤立,自然是美好情思无所寄托;拟人则是高洁难有知音。“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不是写秋天,而是写凌波微步,带起香云(用《洛神赋》,换“尘”为“云”),却散出无限轻冷的寒意,在春天气氛中给人以秋感。高观国《金人捧露盘·水仙花》“有谁见罗袜尘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却嫌着色相。

上片结两句:“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仍从鉴赏者角度写。看她凌波微步,便想起汉宫前捧承露盘的金铜仙人在明月下的亭亭玉影。

下片主要翻进写情。“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是说《离骚》写蕙兰、白芷不如写有情的水仙。水仙像湘灵鼓瑟,冷弦弹怨,更是情多。卢祖皋《卜算子·水仙》:“弦冷湘江渺。”冰弦即冷弦。以有声的冷弦比无声的水仙,移入听觉感受,美感是可以这样错置的。赵闻礼《水龙吟·水仙》“乍声沉素瑟”,又“含香有恨,招魂无路,瑶琴写怨。幽韵凄凉,暮江空渺,数峰清远”,比较这句写得辞繁,意思是一样的。张炎《西江月·题墨水仙》“独将兰蕙入《离骚》,不识山中瑶草”,与后二句同意。

下二句:“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一般说兰为国香,这里写水仙为国香,讲它春思悠远,韵味深长,认为很少人赏识这种国香风味。黄庭坚《次韵中玉水仙花》“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已寄此意。

“相将共、岁寒伴侣”,是写和它可生活在一起,共作岁寒的朋友。言外之意是说水仙可与松、竹、梅岁寒三友媲美。“小窗净、沉烟熏翠袂”,是说在明净小窗前,沉水香的烟又缭绕着她的翠袖(水仙抽出的绿叶)。这是写摆在窗前。

结语归结到夜晚:“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当人一觉幽梦醒来时,灯影中,立即被一枝身上带有点点露珠的水仙花吸引过去。一结清逸之韵有余不尽。

南宋末咏水仙,境界多为幽峭,刻画是精细的。周密命意用辞非常清远,如“淡然春意”“凌波路冷秋无际”,这两句意境最高,在传神方面很有独到之处。但也有不少运用前人美感经验处。

(王达津)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4: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