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鹧鸪天(赏荷) 蔡松年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鹧鸪天

蔡松年

赏荷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历代咏荷诗词颇多,小荷、艳荷、残荷、枯荷,都为人咏叹过。这首词所写的是初秋时节、黄昏月下的荷塘景色。

作者用笔极有层次。首二句写荷塘的总体风貌,作为全词意境的框架。清疏的树影,环绕着十里荷塘。“水花”即荷花。《艺文类聚》卷八十二《芙蕖》引《古今注》:“一名水花。”入晚的荷花,境静而香幽,别具一种风致。次句从杜甫《曲江对雨》诗化出。杜诗原句为:“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年芳”犹言一年中最好的光景。此句中暗寓流连光景之意,为下片抒情张本。下面二句,视点由远而近,一句写荷花,一句写荷叶。“胭脂雪”,谓杂红白之色。苏轼《寒食雨》云:“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词语或本此,既是对荷花红中有白、白里透红色彩的巧言摹状,又因为胭脂乃女子涂面的化妆品,前代诗词又有以荷叶比罗裙,以荷花比人面的习惯,所以又使人依稀想见女子皎洁秀美的容颜。“沉水”,沉香的别称,闺房熏用。谓荷香如熏香,亦从美人生发。翡翠盘是指荷叶。夜光,珠名,这里借指荷叶上滚动的水珠。

下片换头,不写水而写山,不写荷而写月,远处着墨,情韵四合。山黛空濛,月波流转,暮云秋影,倒蘸波间,融成一个清幽朦胧的境界。古人常以黛色的远山比女子眉峰,以一泓清波比女子眼光,此则似喻非喻,构想似从黄庭坚《西江月》“远山横黛蘸秋波”化出,读之恍觉山眉水目,顾盼含情。“潇湘”和“横塘”一样,不是专指地名,而是用来代指水塘,而“潇湘”二字,却会凭空给人一种清润含蓄的语感。末二句是词人有感于斯景生发的逸想,表现了他对美好年光的眷恋之情。曹植《洛神赋》云“灼若芙蕖出渌波”,又“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后世因称荷花为凌波仙子。“分付”,犹言打发、消遣。末二句意谓:荷花香艳,凉夜清风,正当及时品赏;不然年芳逝去,将难追悔。这与历代赏花诗词一样,归结于流连光景的情意。

这首词的风格,正如月下荷塘,清虚骚雅,暗香袭人。题为“赏荷”,却不在荷之本身精雕细刻,而是借天光云影、山容水态,渲染烘托,淡远取神,造成一种幽静温馨的抒情氛围。即使正面写荷的两句,也是以比为赋,借物传神,使美女与娇花叠映,物象与人情一体。在遣词用字上,作者精拣淘洗,用秀、静、瘦、远,力避秾艳肥腻。王若虚《滹南诗话》谓:“萧闲乐善堂赏荷词,‘胭脂肤(异文)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世多称之。此句诚佳,然莲体实肥,不宜言瘦。予友彭子升尝易‘腻’字,此似差胜。”王若虚此论实为隔靴搔痒,彭子升改字亦化玉为石。诗词皆有别趣,正不必拘泥于物理。如“肥、腻”字面,蔡松年是断不会用的。

(张仲谋)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