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鹧鸪天(暮春) 黄昇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鹧鸪天

黄昇

暮春

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花落燕归时节的青春伤感,自来是婉约词司空见惯的传统题材,而这首《鹧鸪天》,却还能给读者以比较新鲜的印象。它的可读性,主要在于作品对人物心灵深曲入微的揭示,笔触的流丽清新倒还在其次。

词的上片,写这位女主人公春昼梦醒的无聊之状。“沉水香销”(沉水,即沉香,又名水沉,一种香料。辛弃疾《鹧鸪天》:“香篝渐觉水沉销。”),炉香将要燃完,缭乱的烟丝越来越稀淡了,这句点明迟迟春日,白昼方长,午梦初醒,天犹未暮。女主人公情思恍惚之际,正是斜阳映照庭院之时。大概是“梦短易添清昼倦”的关系吧,梦半醒,更添倦意;香渐消,永昼难消。她于是团扇临书,瓶花供养,来打发这漫长的春日。“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这两句描摹的闺中人的生活片断,是具有特征性的。临,临摹字帖;戏,戏学草书。这和南宋人诗句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不很相同,这是别一样闲情偶寄,反映了女主人公特有的身份与情韵。娟秀的银钩小草,书写在精致的生绡白团扇上,是聊以自遣之举;而自拣残花,插入净瓶,就更属满腹春愁的寄托了。特意拣取的是快要凋谢的花朵,掩藏的是红颜将老、芳华易逝的内心哀叹;对这残花,她不烦女伴,亲自采来,加意怜惜的一段深情,完全凝结在十分郑重、无比轻柔的动作上。以上是叙事。女主人公的寂寞情怀、惜花心事,婉曲深微地传给了读者。旧梦难寻,更在斜阳外。

下片接承意脉,进一层写景抒情。从时令上看,是再次点染春日黄昏、清和景物。“晴波”“晚山”,扣紧“斜阳恰照”。“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暮春三月,莺飞草长,装点湖山,而这莺歌宛转、燕语呢喃,到底在呼唤着什么、寻求着什么呢?默然无语相对的但有晴波不动、晚山空翠。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女主人公留春无计、怨春不语,伤春心事无人会,惜花情绪只天知。她的心灵的窗扉悄悄地打开,又轻轻地闭上。只怨春归,却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槐阴覆地,又临初夏了。

这首词受有晏殊的影响。晏殊《踏莎行》所表现的“春思”,也属绿遍红稀的暮春时的惆怅,环境亦为“炉香静逐游丝转”的内院;“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的结句,更为黄昇词中梦醒后“斜阳恰照竹间亭”脱胎所自。若加对读,艺术上,黄昇的作品流丽似《珠玉词》,而浑成不及;思想境界上,晏殊之作所传达的无非是淡淡的富贵闲愁,而黄昇《鹧鸪天》则深沉得多,它反映出那个时代里,青春被禁锢的女性的追求和失落、寂寞和同情,更富于社会意义。

(顾复生)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14:10